名句 | 旋开宝殿锁琅珰,法王狮座虔瞻礼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望法海寺》 全文: 参考注释宝殿(1).佛殿;神殿。 南朝 梁简文帝 《<大*法颂>序》:“高门洞啟,不因铜马之饰;宝殿霞开,无假凤皇之瑞。”《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天宫现彩,宝殿生云;仙乐悠扬,香烟繚绕。” (2).泛称宫殿。多指帝王的宫殿。 元 赵孟頫 《宫中口号》:“日照黄金宝殿开,雕阑玉砌拥层臺。”《三侠五义》第一回:“ 真宗 玩赏,进了宝殿,归了御座, 李 刘 二妃陪侍。” 琅珰亦作“ 琅当 ”。亦作“瑯鐺”。1.用铁链锁人。《汉书·王莽传下》:“以铁锁琅当其颈,传诣钟官。” 颜师古 注:“琅当,长鏁也。” 王先谦 补注:“以铁锁琅当其颈,犹言以铁锁锁其颈耳。”《汉书·西域传上·罽宾国》:“ 阴末赴 锁琅当 德 ( 赵德 ),杀副已下七十餘人。” 王念孙 《读书杂志·汉书十五》:“琅当上本无锁字,乃后人误取注文加之也。古者以铁连环係罪人谓之琅当。” (2).指人带上镣铐。 宋 洪迈 《夷坚乙志·何村公案》:“白日见数人驱一囚,杻械琅璫至阶下。” 邹韬奋 《抗战以来》五十:“他们动手,我就瑯铛入狱。” (3).指铃铎。 唐 杜甫 《大云寺赞公房》诗:“夜深殿突兀,风动金琅璫。” 仇兆鳌 注:“今殿塔皆有之,一曰殿角悬铃,其声琅璫……此诗所用,当指铃鐸。” 宋 苏轼 《狱中寄子由》诗:“柏臺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璫月向低。” (4).比喻铃状物。 唐 唐彦谦 《咏葡萄》:“满架高撑紫络索,一枝斜嚲金琅璫。” (5).象声词。 唐 李贺 《荣华乐》诗:“金蟾呀呀兰烛香,军装武妓声琅璫。” 宋 苏轼 《舟中听大人*弹琴》诗:“风松瀑布已清絶,更爱玉珮声琅璫。” (6).犹郎当。潦倒貌。 宋 文天祥 《至扬州》诗:“此庙何神 三十郎 ,问郎行客忒琅璫。” 法王(1).佛教对 释迦牟尼 的尊称。亦借指高僧。《法华经·譬喻品》:“我为法王,於法自在。” 宋 苏轼 《赠虔州慈云寺鉴老》诗:“却须重説圆通偈,千眼薰笼是法王。” 清 金农 《得宋高僧手写<涅槃经>残本即题其后》诗:“法王力大书体肥,肯落人间寒与饥。” (2). 元 明 等朝授予红教喇嘛首领的封号。 元世祖 至元 七年封萨迦派首领 八思巴 为大宝法王。 明 朝分封噶举派、萨迦派、格鲁派的上层喇嘛为大宝法王、大乘法王、大慈法王等。 吴晗 《朱元璋传》第四章二:“ 明 朝继承 元 朝的制度,设立了军事统治机构,并封其长老为国师、法王,令其抚治人民,定期朝贡。” (3).指天主教教皇。 鲁迅 《坟·人之历史》:“ 罗马 法王,又竭全力以塞学者之口。” 瞻礼(1) (2) 宗教活动节 (3) 天主教指星期天以外的各天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