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韩维的《和象之同孔宁极游石桥且简宁极》 全文: 春风杖藜客,同到石桥边。 引袖披云木,携樽俯涧泉。 岩花聊彩摘,野器不雕镌。 俯仰元和内,熙恬太古前。 草心柔可绾,蒲叶密于编。 涧麀来窥坐,沙鸥不改眠。 蒙蒙桃李雨,幂幂薜萝烟。 舞类雩祠日,吟非楚泽年。 鱼跳闻急管,鸟语似幺弦。 紫翠羞薇蕨,清香袭蕙荃。 乱流时揭厉,微迳巧索穿。 德义心诚服,山林性所便。 敢令然诺负,直以事为牵。 圯下履终跪,溱边裳且褰。 春醪可益酿,况有帛戋戋。
名句书法欣赏 乱流时揭厉,微迳巧索穿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乱流(1).放纵恣行。《楚辞·离骚》:“固乱流其鲜终兮, 浞 又贪夫厥家。” (2).横渡江河。《后汉书·方术传下·徐登》:“﹝ 赵炳 ﹞又尝临水求渡,船人不和之, 炳 乃张盖坐其中,长啸呼风,乱流而济。” 宋 苏辙 《武昌九曲亭记》:“乘渔舟,乱流而南。” 明 唐寅 《游金山》诗:“孤屿崚嶒插水心,乱流擕酒赋登临。” (3).水流不循常道。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淮水》:“ 油水 又东曲,岸北有一土穴径尺,泉流下*注,沿波三丈入於 油水 ,乱流南屈,又东北注於 淮 。” 唐 李嘉祐 《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诗:“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 (4).纷乱的水波。 唐 韦应物 《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诗:“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那一轮红日尚未衔山,一片斜阳照得水面上乱流明灭。” 揭厉谓高举而扬厉之。 唐 芮挺章 《<国秀集>序》:“及源流浸广,风云极致,虽发词遣句,未协风骚,而披林擷秀,揭厉良多。” 唐 杜甫 《八哀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哀赠竟萧条,恩波延揭厉。” 杨伦 笺注:“延揭厉,言国恩之及,尚待高揭而扬厉之。” 涉渡。 汉 王充 《论衡·须颂》:“故夫广大,从横难数;极深,揭厉难测。” 唐 王维 《燕子龛禅师》诗:“跳波谁揭厉,絶壁免捫摸。”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二》:“七月初六日……踰坳,抵来所涉 安灵 西堰,则水势汹涌,洵非揭厉所及。” 清 钱谦益 《鹤林法师塔铭》:“读吾之铭,其亦思褰裳而揭厉也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