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策骢城下怀古迹,儿童十言九不中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拱极城》 全文: 参考注释下怀自己的心意。原为谦词。 宋 苏轼 《贺孙枢密启》:“欣忭之至,徒切下怀。” 明 邵璨 《香囊记·投宿》:“[末]路途辛苦,诸公,寻宿歇如何?[浄]正合下怀。”《近十年之怪现状》第九回:“ 紫旒 正在没处消遣,听了这话,正合下怀。” 梁斌 《播火记》四九:“ 冯 贵堂 一听,弯下腰哈哈笑了,说:‘好,正中下怀!’” 犹忘怀。 元 刘唐卿 《降桑椹》第二折:“有母 延氏 ,年七十五岁,见今病枕在床……切思父母之恩,未尝顷刻下怀。” 元 无名氏 《符金锭》第二折:“他莫不是思念哥哥不下怀。” 古迹古代留存下来的文化遗迹,多指古代留传下来的建筑物 名胜古迹 儿童年纪小于少年的幼孩 儿童相见不相识。——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十言(1).十句话。表示很多议论。 (2).十次言论。表示多次言论。《史记·龟策列传》:“先得此龟者为天子,且十言十当,十战十胜……以言而当,以战而胜,王能宝之,诸侯尽服。” 不中(1).不符合。《礼记·檀弓下》:“三臣者废輴而设拨,窃礼之不中者也,而君何学焉。” 孙希旦 集解:“不中谓不合法式。”《庄子·逍遥游》:“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促织》:“又劣弱,不中於款。” (2).不适合,不适当。《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后汉书·崔骃传》:“嗟呼!刑罚不中,乃陷人於穽。” (3).不行;不成。《孟子·离娄下》:“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 宋 杨万里 《白菊》诗:“霜后黄花顿不中,独餘白菊鬦霜浓。” 元 乔吉 《金钱记》第三折:“这个先生实不中,九经三史几曾通?” 冯金堂 《挖圹》:“你光想着美的事,不考虑里边的困难总不中。” (4).犹不堪。 唐 王建 《春去曲》:“老夫不比少年儿,不中数与春别离。” (5).没有中目标。《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乐 ( 欒乐 )射之,不中;又注,则乘槐本而覆。” 汉 贾谊 《君道》:“夫射而不中者,不求之鵠,而反修之於己。”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李孝女》:“诱女誓神前,口啮其面,抽佩刀刺之不中。” (6).指科举落第。《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有个浑家 王氏 ,见丈夫试不中归来,把复姓为题,做个词儿。” 《易》卦六爻,分为上下卦,第二爻居下卦之中,第五爻居上卦之中。不在二、五两爻之位的谓之不中。《易·乾》:“九三,重刚而不中。” 孔颖达 疏:“不中者,不在二五之位,故不中也。” 高亨 注:“九三不居上下卦的中位,是为‘不中’。”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