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王士祯的《世祖章皇帝御画渡水牛戏以指上螺纹成之赐中官某臣从黄州通判臣宋荦得观恭赋一章》 全文: 章皇握乾符,武功燀旁魄。 孚斋春昼长,游艺眷图籍。 泉壑穷窈窕,烟云罗幽赜。 宝绘赐近臣,往往等球璧。 常从青箱堂,奎藻睹赫奕。 营丘及河阳,到眼堪一掷。 想见忧勤暇,胜情寄山泽。 戏作渡水牛,生态妙盘辟。 肉怒垂星圆,筋突阴虹直。 脰似满黄钟,角堪扣白石。 弹指九牛毛,森疏如刻画。 水波稍演迤,浮鼻未没脊。 髣髴绿杨风,掩映春芜碧。 神武十八载,文教洽重译。 干戈与弓矢,包用黄牛革。 《小雅》赓宣王,尔牛何湿湿。 旐旟牧人梦,考牧周官职。 应知翰墨馀,与世登衽席。 龙髯去已远,讴思遍荒僻。 云汉烂天章,典谟布方策。 圣主念绍庭,率由正无射。 小臣沐皇风,流涕记飞白。
参考注释小雅《诗经》组成部分之一。七十四篇。大抵产生于 西周 后期和 东周 初期。这时王政衰微,政治黑暗,诸多矛盾日益尖锐。故其中诗篇较多的是指斥朝政缺失,反映社会动乱,表现 周室 与西北 戎 狄 部族以及东方诸侯各国之间的矛盾;也有少数是统治阶级宴会的乐歌。雅分小、大,主要有三说:有的认为以政事分,如《〈诗〉大序》;有的认为以道德分,如 司马迁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论》;有的认为以乐曲分,如 朱熹 《诗·小雅集传》。前人争论不决,莫衷一是。 湿湿小解。 元 杨文奎 《儿女团圆》第二折:“ 王兽医 云:‘婶子,我要湿湿去。’” (1).牲畜耳朵摇动貌。《诗·小雅·无羊》:“尔牛来思,其耳湿湿。” 毛 传:“呞而动其耳,湿湿然。” 陆德明 释文:“湿,始立反;又尸立反;又处立反。” 清 孙枝蔚 《牛饥纪事二十二韵》:“惟思耳湿湿,敢唱夜漫漫。” (2).浪涛开合貌。《文选·木华<海赋>》:“惊浪雷奔,骇水迸集,开合解会,瀼瀼湿湿。” 李善 注:“瀼瀼湿湿,开合之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