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赵蕃的《得晴欲过江访梅已忽病作天亦复阴怅然有赋》 全文: 立春数日间,梅花未多睹。 书窗有折枝,每浸则微吐。 残编宵未眠,犯酒朝自举。 时闻递幽香,似接谭妙语。 林园何人家,厥地非容与。 曾知将军祠,老木瞰江浒。 时中几及之,欲往遭雪阻。 莫要居士曲,但费先生楮。 前朝得霜霁,决意唤鸣櫨。 肩舆已出门,邂逅谒吾侣。 忽焉头岑岑,归卧更侵膂。 或者瘧为崇,又意瘴莫御。 杯铛且弃置,药饵事煎煮。 岂唯病独然,阴云重弥宇。 羲之嗜山水,誓墓不自许。 涪翁访岑公,亦叹连朝雨。 世人肆贪求,妄意辄簪组。 宁知一笑适,亦自有从拒。 天云会当开,我病亦应愈。 但恐梅之花,蹁跹如化羽。
名句书法欣赏 世人肆贪求,妄意辄簪组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世人 世上的人;普通人 世人皆知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宋· 周敦颐《爱莲说》 贪求 过分追求 贪求权力 妄意(1).臆测。《庄子·胠箧》:“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朱子语类》卷八十:“《诗》序多是后人妄意推想诗人之美刺,非古人之所作也。” (2).妄想。 宋 苏辙 《除中书舍人谢执政启》:“既挟策以干世,诚妄意於济时。” 清 戴名世 《先君序略》:“家人惟吾母事之谨,儿子辈妄意他时富贵以娱亲。” (3).随意。 明 张鼐 《读卓吾老子书述》:“夫一古人之书耳,有根本者下笔鉴定,则为画龙点睛;无根本者妄意标指,则为刻舟记剑。” 清 恽敬 《三代因革论七》:“后之儒者,以 熙寧 之法而妄意詆娸,非知治体者也。” 簪组(1).冠簪和冠带。 唐 王维 《留别丘为》诗:“亲劳簪组送,欲趁鶯花还。” (2).借指官宦。《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四》:“伪宰相 郑珏 等一十一人,皆本朝簪组,儒苑品流。” 宋 苏轼 《寄刘孝叔》诗:“高踪已自杂渔钓,大隐何曾弃簪组。” 明 李东阳 《张侍御世用藏山水图歌》:“吾生早觉簪组累,十年邱壑成膏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