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先秦佚名的《蓼萧》 全文:蓼彼萧斯,零露湑兮。
 既见君子,我心写兮。
 燕笑语兮,是以有誉处兮。
 蓼彼萧斯,零露瀼瀼。
 既见君子,为龙为光。
 其德不爽,寿考不忘。
 蓼彼萧斯,零露泥泥。
 既见君子,孔燕岂弟。
 宜兄宜弟,令德寿岂。
 蓼彼萧斯,零露浓浓。
 既见君子,鞗革忡忡。
 和鸾雍雍,万福攸同。
 
 名句书法欣赏 和鸾雍雍,万福攸同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和鸾古代车上的铃铛。挂在车前撗木上称“和”,挂在轭首或车架上称“鸞”。《诗·小雅·蓼萧》:“和鸞雝雝,万福攸同。” 毛 传:“在軾曰和,在鑣曰鸞。”《汉书·五行志上》:“故行步有佩玉之度,登车有和鸞之节。” 宋  陈亮 《酌古论三》:“於是驾以轻车,鸣以和鸞。” 章炳麟 《原儒》:“礼、乐世变易,射、御於今麤粗,无参连白矢交衢和鸞之技,独书、数仍世益精博。” 雍雍(1).鸟和鸣声。《北齐书·高元海传》:“先是童謡云:‘中兴寺内白鳧翁,四方侧听声雍雍,道人闻之夜打鐘。’”参见“ 雝雝 ”。 (2).声音和谐。《礼记·少仪》:“鸞和之美,肃肃雍雍。” 汉  蔡邕 《祖饯祝》:“鸞鸣雍雍,四牡彭彭,君既升舆,道路开张。” 王闿运 《上征赋》:“明执轡而虔恭,铃雍雍而徐动。” (3).和洽貌;和乐貌。《汉书·王莽传上》:“是以四海雍雍,万国慕义,蛮夷殊俗,不召自至。” 宋  叶适 《北斋》诗之一:“友朋坐雍雍,燕雀鸣草草。” 清  王韬 《变法下》:“在其国内,各事其事,各业其业,雍雍然,其气静謐而专壹,故国易以治。” (4).犹雍容,从容大方。《太平广记》卷四四引 唐  薛渔思 《河东记》:“既及弱冠,仪形甚都,举止雍雍,可为人表。” 茅盾 《劫后拾遗》四:“他雍雍然踱到一个壁角的座位去。” 万福 古代妇女行的敬礼,两手轻轻抱拳在胸前右下侧上下移动,同时略做鞠躬的姿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