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刘黻的《咏月追和韩昌黎韵》 全文:初秋十五夕,皓月来沧溟。
 白鹭与共色,乌鹊能践灵。
 逢掖觅桂荫,孩提窥兔形,凉气净余暑,浮光滑青冥。
 列宿各韬彩,腐草休衒萤。
 浩荡灵槎泛,莹洁仙掌冷。
 门静送佳客,窗虚照郡经。
 佛阁高低见,谯更远近聆。
 竹风摇琐碎,花影列娉婷。
 静坐禅安室,閒行诗绕庭。
 银河占米价,璇象认文星。
 何处笛传浦,谁家酒散亭。
 深闺悲蟋蟀,逆旅愬蓬萍。
 水阔平连素,山低远抹青。
 有心齐肘腋,无计得轮停。
 八蜡神司社,方诸溜纳瓶。
 鱼翻波可乐,禽警露频听。
 历历天疑近,沈沈夜不扃。
 广寒非寂寞,沙界遍辉荧。
 盈阙天之量,尧阶任落蓂。
 
 参考注释可乐令人喜悦。《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德行可象,声气可乐。” 晋  陆机 《文赋》:“伊兹事之可乐,固圣贤之所钦。” 宋  苏轼 《超然台记》:“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 警露因白露降临而相警戒。相传鹤性机警,“至八月白露降,流於草上,滴滴有声,因即高鸣相警,移徙所宿处,虑有变害”。见《艺文类聚》卷九十引 晋  周处 《风土记》。后因以“警露”作为咏鹤的典故。 唐  骆宾王 《初秋登王司马楼宴赋得同字》:“鸿飞渐陆,流断吹以来寒;鹤鸣在阴,上中天而警露。” 唐  骆宾王 《送王赞府上京参选赋得鹤》:“虚心恒警露,孤影尚凌烟。” 唐  皇甫湜 《鹤处鸡群赋》:“安知警露之质,岂诚凌云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