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词名句:

 

名句 木偶视督臣,一气通下上
释义

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言志》

全文:
甘省捐监蠹,始自王亶望。
木偶视督臣,一气通下上
定议收本色,贮仓资赈放。
墨吏收折色,欲壑饕无量。
报部仍本色,公然行诈诳。
何能终久瞒,水落石出状。
利令其智昏,抑亦良心丧。
此而逭抵法,弊吏将何尚。
冒赈兼剥民,自取罪应偿。
然予虑因咽,废食益非当。
明道语晦叔,谠言恒所仰。
宁受百人欺,好贤心莫旷。
吾以用之赈,宁滥毋遗宕。
诚恐觊觎者,谓吾靳赈饷。
巧吏何弗为,恤民事胥忘。
弊不可不惩,即此恐招谤。
吾如有所吝,全蠲赋三贶。
万民被岂虚,万世传宁妄。
是用布赤心,言志期共谅。
嗟乎为君难,展转增惆怅。

参考注释

木偶

(1)

(2) 木头做的人像或形似其他生物的小东西

(3) 常用来形容痴呆的神情

他像个木偶

督臣

即总督。因上对朝廷,故称。 清 沉初 《西清笔记·纪庶品》:“如今年督臣进荔枝,则抚臣进兰花,明岁互易之。” 清 林则徐 《复奏曾望颜条陈封关禁海事宜折》:“查上年臣 林则徐 先已会同前督臣 邓廷楨 、暨臣 豫堃 节次商议及之。”

一气

(1) 一举,一次,不间断地

一气呵成

(2) 同一帮派,声气相通;同伙

他们通同一气

(3) 一阵(多含贬义)

瞎闹一气

下上

(1).下等中的上等,即第七等。《书·禹贡》:“厥田惟下上。” 孔 传:“田第七。”《汉书·地理志上》:“田下上,赋下中三错。” 颜师古 注:“田第七,赋第八,又杂出第七至第九,凡三品。”

(2).同“ 上下 ”。谓高低。《诗·邶风·燕燕》:“燕燕于飞,下上其音。” 毛 传:“飞而上曰上音,飞而下曰下音。”

(3).同“ 上下 ”。指高处和低处。 宋 曾巩 《道山亭记》:“其谿行则水皆自高泻下,石错出其间,如林立,如士骑满野,千里下上,不见首尾。” 宋 梅尧臣 《和平叔道傍竹》诗:“下上乏佳禽,左右杂枯桑。”

(4).同“ 上下 ”。犹言古今。 唐 刘禹锡 《魏生兵要述》:“磅礴下上数千年间,其攟摭评议无遗策,用是以干握兵符贵人,宜有虚己而乐闻者。”

(5).同“ 上下 ”。长幼;尊卑。 明 李东阳 《贵君墓碑铭》:“理家四十年,下上辑睦如一日。”

从高处到低处,又从低处到高处。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诗:“君隐磷而出没,望嶔岑而下上。” 宋 梅尧臣 《观文丁右丞挽词》之二:“白马悲鸣驻,黄鸝下上飞。”

随便看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12:4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