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蔡沈的《和吴伯纶早梅》 全文:篱落当岁暮,春至无人知。
 鸾鹤倏尔集,蜂蝶还先期。
 月落步疏影,空明见幽姿。
 香气谁与达,赖有清风吹。
 
 名句书法欣赏 月落步疏影,空明见幽姿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疏影(1).疏朗的影子。 唐  杜牧 《长安夜月》诗:“古槐疏影薄,仙桂动秋声。” 宋  林逋 《山园小梅》诗:“疏影横斜水深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明  陆采 《明珠记·酬节》:“碧梧苍竹,疎影离离。” 郑振铎 《桂公塘·黄公俊之最后》:“铁栅的疏影,被夕阳的馀光倒射在地上,好像画在地上的金红色的格子。” (2).词牌名。 南宋  姜夔 自度曲。又名《绿意》、《解佩环》。双调一百十字,仄韵。 空明(1).空旷澄澈。 唐  韩愈 《祭郴州李使君文》:“航 北湖 之空明,覷鳞介之惊透。” 宋  苏轼 《记承天寺夜游》:“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特指月光下的清波。 宋  苏轼 《前赤壁赋》:“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泝流光。” (3).指空旷澄净的天空。 宋  苏轼 《海市》诗:“东方云海空復空,羣仙出没空明中。” (4).指洞澈而灵明的心性。 宋  苏辙 《读旧诗》诗:“老人不用多言语,一点空明万法师。” (5).形容心性洞澈而灵明。 清  郑燮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三书》:“诚知书中有书,书外有书,则心空明而理圆湛,岂復为古人所束缚,而略无张主乎!” 谢觉哉 《不惑集·再谈“想”》:“旦则是心里空明,不杂成见,不自以为是。” 幽姿幽雅的姿态。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池上楼》诗:“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唐  白居易 《画竹歌》:“幽姿远思少人别,与君相顾空长叹。” 明  唐寅 《惜梅赋》:“然生不得其地,俗物混其幽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