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商利蓄固否,民利消毋乃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命疏浚六塘下游诗以志事》 全文: 参考注释商利经商的利润。 宋 吴儆 《寄题淳安陈令君读书林》诗:“能吏事深刻,商利谨毫釐。” 康有为 《大同书》庚部第八章:“凡能创新器者,给以宝星之荣名,如今之科第焉;赏以千万之重金,如今之商利焉。” 民利民众的利益、财利。《书·盘庚中》:“视民利用迁。”《国语·楚语上》:“若於目观则美,缩於财用则匱,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老子》:“絶圣弃智,民利百倍。” 毋乃(1).莫非;岂非。《礼记·檀弓下》:“君反其国而有私也,毋乃不可乎?”《汉书·董仲舒传》:“今废先王德教之官,而独任执法之吏治民,毋乃任刑之意与?” 清 袁枚 《新齐谐·百四十村》:“ 周叟 颇喜饮,今不来卖薪,又不来称祝,毋乃病乎?” (2).犹无奈。 宋 赵时庚 《金漳兰谱·品兰高下》:“虽有不韙之谓,毋乃地邇而气殊,叶萎而花蠹,或不能得培植之三昧者耶?” 清 姜埰 《秋怀》诗:“君子守故辙,毋乃见者嗤。”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