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内卿外方伯,课吏率同调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改教(谓改教职也)》 全文: 参考注释内卿指光禄勋或光禄寺卿。因其所掌乃宫内事务,故称“内卿”。《汉书·儒林传·房凤》:“时光禄勋 王龚 以外属内卿,与奉车都尉 刘歆 共校书,三人皆侍中。”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内卿光禄勋治宫中。” 清 余怀 《板桥杂记·丽品》:“余説内卿 许公 属其门生直指使者纵之,后还故居。” 方伯殷 周 时代一方诸侯之长。后泛称地方长官。 汉 以来之刺史, 唐 之采访使、观察使, 明 清 之布政使均称“方伯”。《礼记·王制》:“天子百里之内以共官,千里之内以为御,千里之外设方伯。”《史记·周本纪》:“ 周 室衰微,诸侯彊并弱, 齐 、 楚 、 秦 、 晋 始大,政由方伯。” 裴駰 集解引 郑司农 曰:“长诸侯为方伯。”《汉书·何武传》:“刺史,古之方伯,上所委任,一州表率也。职在进善退恶。” 唐 韩愈 《送许使君刺郢州序》:“ 于公 身居方伯之尊,蓄不世之材,而能与卑鄙庸陋相应答如影响。” 清 王韬 《淞滨琐话·金玉蟾》:“荐章交上,升任 黔 中廉访使,旋升方伯,改授 云南 巡抚。” 课吏考核官吏的政绩。《汉书·京房传》:“ 房 奏考功课吏法。” 唐 元稹 《授萧祐兵部郎中制》:“课吏陟明,诞若攸职。”《官场现形记》第五七回:“话説 湖南 抚臺本想借着这回课吏,振作一番,谁知闹来闹去仍旧闹到自己亲戚头上,做声不得。” 同调(1) 音调相同 (2) 比喻志趣或主张相同的人 引为同调 |
随便看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