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土尔扈特汗渥巴锡等至伊绵峪朝谒诗以纪事》 全文: 通使曾经丙子年,兹徕统部不期然。 名编典属非招致,礼肄鸿胪合惠宣。 类已全归众蒙古,峪徵嘉兆信伊绵。 无心蜀望犹初志,天与钦承益巩虔。
参考注释通使(1).互派使者。《史记·大宛列传》:“ 汉 方欲灭胡,闻此言,因欲通使。” 清 薛福成 《变法》:“环大地九万里之内,罔不通使互市。”亦指出使。《明史·宦官传一·郑和》:“ 永乐 三年六月命 和 及其儕 王景弘 等通使西洋。” (2).旧指翻译人员。《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 韦皋 统领大兵……正与 吐蕃 人马相遇。先差通使与他打话。” 清 张德彝 《随使法国记·西海小游记》:“晚,有 广东 人投刺,自署‘ 唐 人 汤亚金 ’来拜。年约二旬,能英语。因随 福建 医生 林连湖 来此为通使,缘 林 不解洋话也。” 曾经——用在动词前面,表示某种动作、行为或情况是以前某段时间存在或发生过的,动词后面往往有助词“过” 我曾经做过小学教师 我曾经到过北京 不期然见“ 不期然而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