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咏谥法》 全文: 桀纣匪恶名,桓灵讵丑谥。 郑樵论之详,吾亦韪其议。 四君自恶君,不因名谥被。 如唐德宋光,明之肃显辈。 岂弗耀佳称,宁无愧字义。 臣子议君父,亏名亦非事。 此语既不刊,吾谓谥可废。 三代直道行,斯民公论备。 惟视所行哉,虚誉诚无济。
参考注释桀纣 桀和纣,相传都是暴君,后泛指暴君 恶名 丑恶的名声 恶名远扬 桓灵东汉 末世 桓帝 与 灵帝 的并称。 三国 蜀 诸葛亮 《出师表》:“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嘆息痛恨於 桓 灵 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王粲》:“ 幽 厉 昔崩乱, 桓 灵 今板荡。” 丑谥具有贬义的谥号,恶谥。《新唐书·宋庆礼传》:“礼部员外郎 张九龄 申驳曰:‘ 庆礼 国劳臣,在边垂三十年……其功可推,不当丑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