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陆游的《书意》 全文:屋漏徙我床,窗破补其罅。
 衣穿傲狐貉,食淡忘脍炙。
 人生老可哀,百事就衰谢。
 我喜在得归,味美如啖蔗。
 虽云茅茨陋,岂不贤传舍。
 儿能牧鸡豚,身自种桑柘。
 市垆酒易赊,邻厩驴可借。
 睡任门生嘲,醉无官长骂。
 见书眼先闭,惰嬾亦自赦。
 却后五百年,林间作佳话。
 
 参考注释鸡豚(1).鸡和猪。古时农家所养禽畜。《孟子·梁惠王上》:“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唐  刘禹锡 《武陵书怀五十韵》:“来忧御魑魅,归愿牧鸡豚。” 明  谢谠 《四喜记·寻乐江村》:“鸡豚早秋敛,盆醪自酣。” (2).指平民之家的微贱琐事。语出《礼记·大学》:“畜马乘,不察於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 郑玄 注:“畜马乘,谓以士初试为大夫也。伐冰之家,卿大夫以上……鸡豚牛羊,民之所畜养以为利者也。” 明  唐寅 《上吴天官书》:“ 寅 夙遭哀閔,室无强亲,计盐米,图婚嫁,察鸡豚,持门户。” 清  龚自珍 《明良论一》:“其讲官学士,左经右史,鲜有志温饱,察鸡豚。” 身自犹亲自。《史记·吴王濞列传》:“﹝ 吴王 ﹞乃身自为使,使於 胶西 ,面结之。”《后汉书·独行传·范式》:“乃营护 平子 妻儿,身自送丧於 临湘 。”《宋书·鲁爽传》:“ 爽 身自奋击,虏乃退走。” 桑柘(1).桑木与柘木。《礼记·月令》:“﹝季春之月﹞命野虞无伐桑柘,鸣鳩拂其羽,戴胜降於桑。”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二:“而先植桑柘已成,蚕丝之利,甲於东南,迄今尤盛。” 元  张养浩 《寨儿令·绰然亭独坐》曲:“杨柳风微,苗稼云齐,桑柘翠烟迷。” 清  周亮工 《樵川城中》诗:“林边桑柘好,何地认烽烟。” (2).指农桑之事。 唐  韩愈 《县斋有怀》诗:“惟思涤瑕垢,长去事桑柘。” 清  黄宗羲 《郑兰生八十寿序》:“先生沉名於桑柘,弋者何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