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史尧弼的《送章孝偁归荆南》 全文: 峨岷西南横,盘石含灵光。 胃蓄不得发,澒沿唆卷藏。 泄为万夫豪,联翩郁相望。 缅怀嘉佑初,赫赫都官郎。 著龟抱先识,虎豹披其章。 幕府西陲开,挟策驱猷羌。 喑哑竟莫吐,反被按剑防。 青天徒昭昭,万里自投荒。 直气终凛冽,身仆心难僵。 高平伊周徒,奏疏排未央。 忠义一朝振,朱鸟吞光芒。 还知百岁后,生此雏凤凰。 粲粲五色羽,欲下虞廷翔。 先民重世德,君子思不忘。 祝君期无忝,追攀轶飞扬。 会使坤南隅,气象还苍茫。
名句书法欣赏 幕府西陲开,挟策驱猷羌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幕府(1) 旧时将帅办公的地方,后也泛指衙署 (2) 日本明治以前执掌全国政权的军阀 西陲见“ 西垂 ”。 挟策亦作“ 挟筴 ”。1.手拿书本。喻勤奋读书。《庄子·骈拇》:“问臧奚事,则挟筴读书。” 陆德明 释文:“筴字又作策, 李 云:‘竹简也。古以写书,长二尺四寸。’” 宋 苏轼 《次韵王郎子立风雨有感》:“后生不自牧,呻吟空挟策。” (2).胸怀计谋、建议。 明 宋濂 《<桂氏家乘>序》:“ 周 末有 季楨 者,与其弟 眭 挟策以干诸侯。”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一:“书生挟策成何济,付与维南织女愁。” 李大钊 《国情》:“将亦为天下挟策干时之士裂矣。” (3).持鞭,扬鞭。亦以喻奔走;行动。 唐 蒋防 《霍小玉传》:“ 长安 有媒 鲍十一娘 者……性便辟,巧言语,豪家戚里,无不经过,追风挟策,推为渠帅。” 宋 曾慥 《高斋漫录》:“度支 金郎中 君卿 ,年十九时,与其兄 君祜 郊居,挟策野外,遇田家有醉斗而伤者,仇人尤而执之。” 明 汤显祖 《紫箫记·假骏》:“自家 鲍四娘 ,调丝品竹,蚤谢同心;挟筴追锋,还推老手。” 周咏 《去国吟》:“中原到处不可居,何如挟策出国身还慊。立马斯须别亲友,离情又触长亭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