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白鹿洞宾儒领袖,紫阳教主道源流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王义山的《挽白鹿洞宾吕善居》 全文: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白鹿洞洞名。在 江西省 星子县 北 庐山 五老峰 下。 唐 贞元 中 李渤 与兄 涉 隐居读书于此,畜一白鹿,因名。 唐 王建 《题别遗爱草堂兼呈李十君》诗:“君家 白鹿洞 ,闻道亦生苔。”《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 白鹿洞 在 庐山 之阳,常聚生徒数百人。” 领袖(1) 衣领和衣袖 (2) 指能为人表率的人 (3) 国家、政党、群众团体等的最高领导人 改革运动的一位领袖 紫阳(1). 宋 代理学家 朱熹 的别称。 朱熹 之父 朱松 曾在 紫阳山 (在 安徽省 歙县 )读书。 朱熹 后居 福建 崇安 ,题厅事曰 紫阳书室 ,以示不忘。后人因以“紫阳”为 朱熹 的别称。 (2).传说中古代神仙常以紫阳为称号。如 周穆王 时 李八百 号 紫阳真君 , 汉 周义山 、 宋 张伯端 俱号 紫阳真人 。亦用以泛指道士。 唐 吴筠 《游仙》诗之十五:“招携紫阳友,合宴玉清臺。” 唐 钱起 《省中春暮酬嵩阳焦道士见招》诗:“多惭紫阳客,相忆白云深。” 主道(1).君主治国之道。《管子·明法》:“所谓治国者,主道明也;所谓乱国者,臣术胜也。”《荀子·正论》:“主道明则下安,主道幽则下危。”《韩非子·爱臣》:“是以姦臣蕃息,主道衰亡。”《吕氏春秋·分职》:“人主之不通主道者,则不然。” (2).谓古代在丧礼中为死者立神主的道理。《礼记·檀弓下》:“铭,明旌也,以死者为不可别已,故以其旗识之。爱之斯録之矣,敬之斯尽其道焉耳。重,主道也。” 郑玄 注:“始死未作主,以重主其神也。” 孔颖达 疏:“言始死作重,犹若吉祭木主之道。主者吉祭所以依神,在丧重亦所以依神,故云重主道也。”《晋书·礼志中》:“以二瓦器盛始死之祭,繫於木,裹以苇席,置庭中,近南,名为重,今之凶门是其象也。礼,既虞而作主。今未葬,未有主,故以重当之。《礼》称为主道,此其义也。” (3).犹言东道。 宋 梅尧臣 《沉学士景休知真州》诗:“家风自有 东阳 咏,主道新移 北海 罇。”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闹榭》:“我与 次 兄原有主道,正该少申敬意。” 源流(1) 水的本源和支流 顺涧爬山,直到源流之处。——《西游记》 (2) ;借指事物的起源和发展 料应必遇知音者,说破源流万法通。——《西游记》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