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李堂的《题家藏堇山庄小景图歌》 全文: 四明四面山列屏,佛头螺髻咸献形。 直与扶桑接天尽,远妆近抹千里青。 堇山居士眼何小,甘倚一拳藏拙老。 赤堇原分乌喙名,岂不惭芝愧瑶草。 拙翁闻笑但低头,腐朽未许污冈丘。 秦汉因兹起封邑,敢与岩壑论春秋。 适然先世遗薄田,结屋可望山之颠。 课农乘兴即长往,安流五里归放船。 半生京宦淹南北,曾假丹青寓心目。 赐还骸骨又几年,今日山庄悬此幅。 看来不辨山与图,晴峰润墨争模糊。 溪籁松簧送繁奏,此身如在冰玉壶。 烹鲜开酿香满屋,醉眼呈书信口读。 心期粒饱秋日黄,更愿桑垂春雨绿。 庄前晓霁岚雾消,堇山桥去不断桥。 直向天童跻太白,东寻玉几攀金鳌。 沙溪庵吊深宁墓,史相大坟僧闯户。 采得灵峰方竹筇,赵陵几冢榛迷路。 探奇欲再力不胜,阖门坐听山鸟鸣。 欲示儿童假图景,回江远溯溟渤清。
参考注释封邑(1).古时帝王赐给诸侯、功臣以领地或食邑。《史记·晋世家》:“赏从亡者及功臣,大者封邑,小者尊爵。” (2).指领地、食邑。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右逕 刘仲 城北,是 汉祖 兄 刘仲 之封邑也。” 岩壑(1).山峦溪谷。 南朝 宋 谢灵运 《酬从弟惠连》诗:“寝瘵谢人事,灭跡入云峯。巖壑寓耳目,欢爱隔音容。” 唐 卢纶 《太白西峰书怀》诗:“山明鸟声乐,日气生巖壑。” 明 王守仁 《登泰山》诗:“阳光散巖壑,秋容淡相辉。” 清 黄燮清 《十一月朔大雪》诗:“巖壑白浩浩,千里不可别。” (2).借指隐者的住所或隐者。 唐 岑参 《下外江舟中怀终南旧居》诗:“巖壑归去来,公卿是何物?” 宋 黄庭坚 《和答外舅孙莘老》诗:“少监巖壑姿,宿昔廊庙具。” 春秋(1) 一年,四季 春秋匪解,享祀不忒。——《诗·鲁颂·閟宫》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 (2) 年龄 (3) 我国古代名,指公元前770—前476年中国各诸侯国争霸的时代 (4) 史书名。儒家经典之一,相传孔子根据鲁国的编年史修订而成 本之《春秋》以求其断。——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