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江源的《荣感卷为文尊道题》 全文: 忆我生六期,颇识人事时。 父母鞠育深,出入恒相随。 抚背恐我寒,摩腹恐我饥。 七岁教识字,八岁教诵诗。 九岁教习礼,十岁遣从师。 愿我学大贤,望我光门楣。 此德何所以,天地辄拟之。 思欲甘旨奉,贫贱难为资。 幸叨禄养日,双亲久暌离。 冢木已合抱,二十年于兹。 徒然五鼎富,不及□粥糜。 金紫纵被体,安得如斑衣。 风木鼓长恨,蓼莪有馀悲。 文君我好友,兹事同襟期。 督赋互庾岭,持卷索我诗。 荣感触寸心,涕泗双交颐。 援笔欲中止,勉强赋此词。 君方百里寄,循良恒见推。 扬名以亲显,亦足申吾私。 寄言共努力,忠孝长相思。
参考注释金紫(1).见“ 金印紫綬 ”。 (2).金鱼袋及紫衣。 唐 宋 的官服和佩饰。因亦用以指代贵官。 唐 元稹 《赠太保严公行状》:“仕五十年,一为尚书,三歷僕射,六兼大夫,五任司空,再践司徒,三居保傅,阶崇金紫,爵极国公。” 明 陆粲 《庚巳编·见报司》:“到一大官府,有金紫数辈出迎。”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七十致仕》:“突而弁兮,已厠银黄之列。死期将至,尚留金紫之班。” 斑衣(1). 汉 代虎贲骑士着的虎纹单衣。《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被豳文,跨野马” 裴駰 集解引 晋 郭璞 曰:“著斑衣”。 司马贞 索隐引 文颖 曰:“著斑文之衣。《舆服志》云‘虎賁骑被虎文单衣’,单衣即此斑文也。” (2).彩衣。亦指服彩衣。《南史·张裕传》:“﹝ 张嵊 ﹞少敦孝行,年三十餘,犹斑衣受 稷 ( 张稷 )杖。” 宋 张元干 《满庭芳》词:“满泛椒觴献寿,斑衣侍,云母分屏。”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锦衣舞处更筹晚,更舞斑衣欢笑好,靖忠猷,佐圣朝。” 清 顾炎武 《与李湘北书》:“俾得归供菽水,入侍刀圭。则此一日之斑衣,即终身之结草矣。”参见“ 斑衣戏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