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呀!自古来知音相会果应难,争奈这少年心终岁受孤单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元代张鸣善的《【中吕】粉蝶儿_思情雾鬓云》 全文: 参考注释古来自古以来 古来如此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唐· 李白《将进酒》 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清· 林觉民《与妻书》 知音(1) 古代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能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出他寄托的心意 子期死, 伯牙绝弦,以无知音者。——《列子·汤问》 (2) 后来用知音称知己,能赏识的人 (3) 知心朋友 相会(1) 相见;会面 他们是在公园门口相会的 (2) 指情人在特定地点或时间见面的约会 年轻妇女们老在这里和她们的情人相会 应难(1).应付危难。《管子·重令》:“臣下不顺,上令难行,则应难不捷。” (2).答难。 汉 扬雄 《法言·重黎》:“请问‘盖天’。曰:‘盖哉!盖哉!应难未几也。’” 汪荣宝 义疏:“ 子云 有难盖天八事……彼时盖天家必有强辞夺理以应之者,故曰应难未几也。” 争奈怎奈;无奈。 唐 顾况 《从军行》之一:“风寒欲砭肌,争奈裘袄轻?” 宋 张先 《百媚娘》词:“乐事也知存后会,争奈眼前心里?”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春光在眼前,争奈玉人不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四回:“争奈他自己不争气,终日在公馆里,同那些底下人鬼混。” 少年古称青年男子,现在指人大约十岁到十五岁这个阶段 少年儿童读物 终岁一年到头 终岁不闻丝竹声。——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终岁勤苦。——宋· 苏轼《教战守》 孤单(1) 单身无靠,感到寂寞 儿女在外地工作,老人十分孤单 同里陈穰父母死,孤单无亲戚, 丁氏收养之,及长,为营婚娶。——《南齐书·韩灵敏传》 (2) 单薄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