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若教选佛评差等,高士应居最上乘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题名画大观册·其十·倪瓒春山图》 全文: 参考注释差等(1).等级;区别。《孟子·滕文公上》:“ 之 则以为爱无差等,施由亲始。”《新唐书·高季辅传》:“至 江南 、 河北 ,人颇舒闲,宜为差等,均量劳逸。” 与之 《论中国现在之党派及将来之政党》:“故吾以为知识者,不可不求其活泼,而政治能力之厚薄,即由之以为差等者也。” (2).分成等级。 清 龚自珍 《祀典杂议》:“方今休隆时,正宜差等百王,攷镜羣籍,召万灵之祐,锡九流之福。” 高士志趣、品行高尚的人;超脱世俗的人,多指隐士 吾闻鲁连先生, 齐国之高士也。——《战国策·赵策》 最上乘(1).佛教谓最高明圆满的教法。 唐 柳宗元 《永州龙兴寺修净土院记》:“上人者,修最上乘,解第一义。”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辩》:“禪家者流,乘有小大,宗有南北,道有邪正,学者须从最上乘,具正*法眼,悟第一义。” (2).借指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最上品。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二:“ 碧山 《齐天乐》诸闋,哀怨无穷,都归忠厚,是词中最上乘。”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