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十二载四月,至于长安,君子是以知庙堂使能,李公效节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唐代高适的《李云南征蛮诗》 全文: 参考注释十二(1).十分之二。《史记·高祖本纪》:“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 齐 得十二焉。” 裴骃 集解引 苏林 曰:“十二,得十中之二。” (2).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周礼·地官·载师》:“凡任地……甸稍县都,皆无过十二。” 贾公彦 疏:“皆无过十二者……皆无过十而税二。”《汉书·贡禹传》:“商贾求利,东西南北各用智巧,好衣美食,岁有十二之利,而不出租税。” 颜师古 注:“若有万钱为贾,则获二千之利。” (3).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 南朝 齐 王融 《望成行》:“金城十二重,云气出表里。”参见“十二分。” 四月一年有十二个月,四月就是一年中的第四月份。至于(1) 表示程度、范围 至于他,是一定会来的 越长城之限,至于 泰安。(至:动词,抵达。)—— 清· 姚鼐《登泰山记》 至于劝善规过足矣。——清· 刘开《问说》 (2) 表示另提一件事 至于我个人的意见,以后再提 (3) 连词。表示提出另一话题,用在下文开头,为现代汉语所沿用 至于斟酌捐益。——诸葛亮《出师表》 至于负者歌于途。——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至于怨诽之多。——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至于农夫小民。——宋· 苏轼《教战守》 长安长安地名始于秦朝,西汉、隋、唐等朝的都城,在今陕西西安一带 君子(1) 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 彼君子兮。——《诗·魏风·伐檀》 君子不齿。——唐· 韩愈《师说》 君子寡欲。——司马光《训俭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论语》 君子有不战。——《孟子·公孙丑下》 君子博学。——《荀子·劝学》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对别人的尊称 君子书叙。——唐· 李朝威《柳毅传》 君子登山。——明· 顾炎武《复庵记》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君子之后。——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是以所以;因此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庙堂(1) 庙宇 (2) 指朝廷 使能(1).任用有才能者。《周礼·天官·大宰》:“﹝大宰﹞以八统詔王驭万民……三曰进贤,四曰使能。” 贾公彦 疏:“四曰使能者,下有技能君民共举任之。” 汉 刘向 《说苑·君道》:“昔者 虞舜 左 禹 、右 皋陶 ,不下堂而天下治,此使能之効也。” (2).施展才能。《韩非子·孤愤》:“主利在豪杰使能,臣利在朋党用私。” 效节(1).献出符节。《左传·文公八年》:“司城 荡意诸 来奔,效节於府人而出。” (2).尽忠。 三国 魏 吴质 《答魏太子笺》:“自谓可终始相保,并骋材力,効节明主。” 唐 权德舆 《建除诗》:“执心思报国,效节在忘躯。” 明 高启 《卞将军墓》诗:“谁知効节者,不在清谈人。”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