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圣德茂重离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崔敦诗的《十二时/忆少年》 全文: 参考注释圣德亦作“ 圣惪 ”。犹言至高无上的道德。一般用于古之称圣人者。也用以称帝德。《史记·五帝本纪》:“ 昌意 娶 蜀山氏 女,曰 昌僕 ,生 高阳 , 高阳 有圣惪焉。”《后汉书·李固传》:“四海欣然,归服圣德。” 唐 杜甫 《哀王孙》诗:“窃闻天子已传位,圣德北服南单于。” 明 宋濂 《送刘永泰还江西序》:“圣德神功,巍巍煌煌,固非前代帝王所可及。”《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那 周公 姓 姬 名 旦 ,是 周文王 少子,有圣德,辅其兄 武王 伐 商 ,定了 周 家八百年天下。”《清史稿·礼志八》:“惟 世祖皇帝 神功圣德,纂述成书,光华万世,羣臣欢忭,礼当庆贺。” 重离(1).《易·离》:“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孔颖达 疏:“明两作离者,离为日,日为明。”《离》卦为离上离下相重,故以“重离”指太阳。 晋 陆云 《喜霁赋》:“尔乃俯顺习坎,仰炽重离,兼明畅而天地曄兮,羣生悦而万物齐。”《隋书·音乐志下》:“重离得位,芒种在时。” 清 王夫之 《南岳赋》:“母黄精之函载,焫相见於重离。” (2).古以帝王喻日,因本《易·离》之义,以“重离”指帝王或太子。 南朝 梁 沉约 《谢立皇太子赐绢表》:“重离在天,八紘之所共仰;明两作贰,万国所以咸寧。”《隋书·杨素传》:“伏惟陛下照重离之明,养继天之德。”《隋书·史祥传》:“仰惟体元良之德,焕重离之暉。”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