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千尺雪》 全文: 游山乘好春,言旋未卓午。 山庄咫尺近,依墙构轩宇。 下马每憩兹,三楹清尔许。 迥落千尺雪,平贮一泓渚。 松涛泛上檐,峡籁翻底础。 或为勇丈夫,慷慨悲歌举。 或为儿女子,嗫嚅相尔汝。 或为金石坚,戛之凤来舞。 或为丝管脆,奏之行云伫。 竹炉亦在旁,汲取活火煮。 无色声香味,谁能信此语。
参考注释儿女子(1).犹言妇孺之辈。《史记·高祖本纪》:“此非儿女子所知也。” 唐 韩愈 《与华州李尚书书》:“拜辞之后,窃念旬朔不即获侍言笑,东望殞涕,有儿女子之感。” 清 张三礼 《空谷香序》:“吾不知出于仙佛之炎炎皇皇耶,出于儿女子之喁喁于于凄凄楚楚耶?” (2).孩童。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葵》“拔大者买之”自注:“儿女子七岁已上皆得充事也。” 嗫嚅 想说而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 口将言而嗫嚅。——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尔汝 彼此以尔和汝相称,表示亲昵,不分彼此 其市井小人昔与敬亭尔汝者,从道旁私语:“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今富贵若此。”——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