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元代戴奎的《与赵思晏赋来青楼虽作而不与》 全文: 存耕道人过我游,不减雪中乘兴舟。 浮云世事口不挂,语语索赋来青楼。 楼中之人奇且伟,肯使馀生在泥滓。 春风石上鼓瑶琴,夜雨灯前列图史。 有时凭高一撚髭,汀烟沙鸟皆吾诗。 钩帘晓挂抟桑影,钓丝晴罥珊瑚枝。 方壶蓬岛谁解识,雾散云开翠如织。 山势疑将度海来,岚光屡见排檐入。 问谁于此赋诗频,哦松大笔尤清新。 石门老翁扳桂手,湖山处士吟梅人。 嗟予卧疴笔研废,欲作歌诗动经岁。 神游意想一语无,几回虚作凭栏势。 吾闻仙人好楼居,时能御风游六虚。 尔今凡骨倘未换,大药好乞刀圭馀。 不然买鱼仍酿术,楼头日与宾朋集。 坐令青眼客长来,不独来青见山色。
参考注释泥滓(1).泥渣。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日月挟虫鸟之瑕,不妨丽天之景; 黄河 含泥滓之浊,不害凌山之流。”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方物》:“以今观之,昌阳待泥土而生,昌蒲一有泥滓则死矣。” 明 徐渭 《翠乡梦》第一出:“但恐金沙未汰,不免夹带些泥滓。” 清 方文 《枞川苦雨柬李仲山孙子糓》诗:“春来湖畔泥滓滑,欲行不行空踟躕。” (2).犹污浊。比喻耻辱。《文选·潘岳<西征赋>》“奋迅泥滓” 李善 注引 汉 李陵 《与苏武书》:“言为瑕秽,动增泥滓。” (3).指视为污浊;贱视。 唐 皮日休 《移元徵君书》:“得丧不可摇其心,荣辱不能动其志,桎拲冠冕,泥滓禄位。” (4).比喻卑下的地位。 晋 潘岳 《西征赋》:“或被髮左袵,奋迅泥滓。” 唐 元稹 《答姨兄胡灵之见寄五十韵》:“潦倒沉泥滓,欹危践矫衡。” 宋 苏舜钦 《舟中感怀寄馆中诸君》诗:“乍脱泥滓底,稍见日月光。” (5).比喻尘世。 唐 杜甫 《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吾独胡为在泥滓,青鞵布袜从此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