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李云龙的《和邓玄度少参归兴十首·其七》 全文: 幽期复何在,竹下与花边。 携鹤坐芳草,呼童种秫田。 门多问字客,箧有卖文钱。 莫漫论芳轨,风流是昔贤。
参考注释芳草(1).香草。 汉 班固 《西都赋》:“竹林果园,芳草甘木。郊野之富,号为近 蜀 。” 后蜀 毛熙震 《浣溪沙》词:“花榭香红烟景迷,满庭芳草緑萋萋。” 明 沉鲸 《双珠记·家门始终》:“万古千愁人自老,春来依旧生芳草。” (2).比喻忠贞或贤德之人。《楚辞·离骚》:“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王逸 注:“以言往日明智之士,今皆佯愚,狂惑不顾。” 宋 刘攽 《泰州玩芳亭记》:“《楚辞》曰:‘惜吾不及古之人兮,吾谁与玩此芳草?’自诗人比兴,皆以芳草嘉卉为君子美德。” 秫田种稙黏粟之田。 宋 方岳 《次韵田园居》:“带郭林塘儘可居,秫田虽少不如归。” 元 方澜 《渊明》诗:“尚不归莲社,谁能爱秫田?” 明 高启 《题朱泽*民荆南旧业图》诗:“秫田半顷连芋区,茅屋三间倚萝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