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乾坤橐籥一气内,钜细两不离区寰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王铚的《寄题真州扃岫寺》 全文: 参考注释乾坤(1) 天地 扭转乾坤 (2) 男女 橐籥(1).亦作“ 橐爚 ”。古代冶炼时用以鼓风吹火的装置,犹今之风箱。《老子》:“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吴澄 注:“橐籥,冶铸所以吹风炽火之器也。为函以周罩於外者,橐也;为辖以鼓扁於内者,籥也。” 唐 黄滔 《丈六金身碑》:“其日圆空镜然,江山四爽,橐爚之上,腾为烟云,盘旋氤氲,五色成文。”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太和》:“ 老 氏以天地如橐籥,动而生风,是虚能于无生有,变幻无穷;而气不鼓动则无,是有限矣。然则孰鼓其橐籥令生气乎?” (2).喻指造化,大自然。 晋 陆机 《文赋》:“同橐籥之罔穷,与天地乎并育。” 唐 陈九流 《赋得春风扇微和》诗:“喜见阳和至,遥知橐籥功。”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上:“一日贤太守,与我观橐籥,往往独自语,天帝相唯诺。” (3).喻指本源。《隋书·经籍志一》:“其教有适,其用无穷,实仁义之陶钧,诚道德之橐籥也。” 清 沉大成 《学福斋杂著·华严字母跋》:“第听太师奏乐,伶人按歌,凡曲字之餘声,无不收此十四字中者,便晓然《华严》字母为一切音之橐籥,实有裨於小学,岂可以其出於佛氏而忽之也哉!” (4).生发,化育。 宋 李纲 《<易传内篇>序》:“生生之谓易,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三者浑沦而不相离……刻彫众形,橐籥万物,自有形至於无形,自有心至於无心。” 姚华 《曲海一勺·原乐》:“夫礼乐者,橐籥于元气,根荄于人情,羣生仰其米盐,万化资其麴蘖。” 一气(1) 一举,一次,不间断地 一气呵成 (2) 同一帮派,声气相通;同伙 他们通同一气 (3) 一阵(多含贬义) 瞎闹一气 钜细大和小。 宋 欧阳修 《与刘侍读书》:“鄙怀千万,居常思欲鉅细布之,临纸则復茫然。” 宋 苏轼 《三月十六日湖成德麟有诗见怀次其韵》:“ 太山 秋毫两无穷,鉅细本出相形中。”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凡翁家中事无鉅细,主皆知之。” 不离(1).不失;不失为。《庄子·马蹄》:“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朴素。”《礼记·曲礼上》:“鸚鵡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 (2).不离开;不离去。 汉 焦赣 《易林·鼎之需》:“容民畜众,不离其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翠》:“一物大於猫,来伏身下,展转不离。” (3).差不多;还不错。《红楼梦》第一○八回:“ 湘云 道:‘别人还不离,独有 璉二嫂子 ,连模样儿都改了,説话不伶俐了。’” 老舍 《骆驼祥子》四:“老头子看了车一眼,点了点头:‘不离!’” 区寰境域;天下。 南朝 宋 谢灵运 《宋武帝诔》:“皇之遁世,屯难方阻,眷此区寰,閔尔沦胥。”《魏书·羊深传》:“使区寰之内,竞务仁义之风;荒散之餘,渐知礼乐之用。” 唐 钱起 《裴仆射东亭诗》:“则知真隐逸,未必谢区寰。” 宋 苏轼 《次韵刘京兆石林亭之作石本唐苑中物流散民间刘购得之》:“人失亦人得,要不出区寰。”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