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王之道的《追和老杜种莴苣诗》 全文: 我有数亩园,荒秽萦锄理。 干戈何许久,生意困屠燬。 道也其兴与,时哉亦甚矣。 去年失短吕,培植乏驱使。 今年得老杨,衰病更临起。 晚菘已芜没,早韭就茅靡。 菁菁何所有,莴苣独牛耳。 从苦可自珍,供盘况潇洒。 银条直且甘,风味胡伯始。 其视李太尉,小人与君子。 明明如古鉴,不虑纤尘止。 廓廓若太清,强欲浮云滓。 老氏有遗训,重去彼取此。 方今向太平,皋夔正端委。 台省登硕德,要荒窜诬毁。 击寇岂无人,蕃将来黑齿。 破齐在不日,逆以诛正已。 停观劳还役,杕杜颙采芑。 万邦遇有道,贫贱古人耻。 文王来吕夷,汉祖致围绮。 异时免沟坑。 愿附纤贝篚。
参考注释太尉官名。 秦 至 西汉 设置,为全国军政首脑,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三公。 汉 武帝 时改称大司马。 东汉 时太尉与司徒、司空并称三公。历代亦多曾沿置,但渐变为加官,无实权。至 宋徽宗 时,定为武官官阶的最高一级,但本身并不表示任何职务。一般常用作武官的尊称。 元 以后废。 小人(1) 〈方〉 (2) 指子女 养这么一个小人就让夫妻俩够操劳的了 (3) 小孩儿 君子(1) 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 彼君子兮。——《诗·魏风·伐檀》 君子不齿。——唐· 韩愈《师说》 君子寡欲。——司马光《训俭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论语》 君子有不战。——《孟子·公孙丑下》 君子博学。——《荀子·劝学》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对别人的尊称 君子书叙。——唐· 李朝威《柳毅传》 君子登山。——明· 顾炎武《复庵记》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君子之后。——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