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优恤部众俾得所,作文纪事千秋传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刚甲行用旧作蕃甲行韵土尔扈特旧汗阿玉奇所用其曾孙亲王策伯克多尔济以为献因成是什》 全文: 参考注释优恤见“ 优恤 ”。 亦作“ 优卹 ”。1.体恤,优待照顾。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所在将帅,以其客兵,难处使先,不存优恤。待之既薄,使之又苦。” 宋 王栐 《燕翼诒谋录》卷五:“自后军帅亦仰承朝廷优卹之意,待遇之礼与统领官等。”《元典章·户部八·茶课》:“造茶人户常加优卹,不致生受。”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四》:“天下僧惟 凤阳 一郡,饮酒,食肉,娶妻,无别於凡民,而无差役之累。相传 太祖 汤沐地,以此优恤之也。” 清 王士禛 《居易录谈》卷中:“兹念育民之道,无如宽赋,矧边省地方,非再沛优恤之恩,则閭阎无由充裕。” (2).特指从优抚恤。 唐 薛用弱 《集异记·凌华》:“付司追 凌华 ,凿玉枕骨送上,仍令所司量事优恤。”《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又闻得兵科给事中上疏,奏请优恤阵亡将士。” 明 陈子龙 《直陈祸乱之源疏》:“优卹死事之家,以作忠孝之怀。”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一:“﹝ 小臺 ﹞殉难 随州 ,上命以游击例优卹。” (3).多接济。 唐 韩愈 《论变盐法事宜状》:“请量闲剧,留官吏於仓场,勾当要害,守捉少置人数,优恤粮料,严加把捉。” 部众(1).指部下兵众;部族兵众。《三国志·吴志·吴范传》:“ 备 部众离落,死亡且半。”《周书·异域传上·獠》:“军吏等曰:‘此 獠 旅拒日久,部众甚彊。讨之者皆四面攻之,以分其势。’”《资治通鉴·梁元帝承圣三年》:“上以 琳 部众强盛,又得众心,故欲远之。” (2).指部族的人众。《宋书·索虏传》:“﹝ 芮芮 ﹞僭称大号,部众殷强,岁时遣使诣京师,与中国亢礼。”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一节:“早在 战国 初年, 秦献公 出兵攻掠 羌 地,酋长 卬 避 秦 兵,率部众向南方迁徙,与 青海 诸 羌 隔绝。” 得所(1).谓得到安居之地或合适的位置。语出《诗·魏风·硕鼠》:“乐土乐土,爰得我所。”《汉书·王莽传上》:“四海辐凑,靡不得所。” 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唐 杜甫 《敬赠郑谏议十韵》:“野人寧得所,天意薄浮生。” 明 李贽 《答耿中丞书》:“夫天下之人得所也久矣,所以不得所者,贪暴者扰之,而‘仁者’害之也。” (2).适当;适宜。 北魏 高湛 《养生论》:“寻常饮食,每令得所,多湌令人彭亨短气,或致暴疾。” 金 王若虚 《宁晋县令吴君遗爱碑》:“盖其刚柔适中,缓急得所,勤故不废事,简故不扰民,明无不察,毫髮莫欺。”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三》:“ 钱敦堂 编修殁,其门生为经纪棺衾,赡恤妻子,事事得所。” 作文(1) 撰写文章 (2) 学生的写作练习 纪事记载事实 《西行纪事》 千秋(1) 千年 (2) 岁月久远 (3) 生日。敬辞,指人的寿辰 今日老祖宗千秋,奶奶生气,岂不惹人议论?——曹雪芹《红楼梦》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