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晁公溯的《师永锡家青神喜红花堰兴作诗因次韵》 全文: 终岁辛勤农在野,边头亦闻军茇舍。 指挥郡县催挽输,兼作苇蒲收{上厭下木}柘。 诸将但思弧矢利,教我力耕谁暇议。 兵多食少将奈何,请君往问司徒锐。 秦人凿渠开陌阡,从临关东常晏然。 当时列国岂知此,楚王内府藏三钱。 何须飞来黄鹄语,吾已得于褐之父。 红花堰废今百年,不复秋成颂多稌。 君看初未作此陂,夏无暑雨民怨咨。 锸声殆合桑林舞,千夫斸荒汗如雨。 道旁笑指堰复兴,他日饱食勿忘今。
名句书法欣赏 秦人凿渠开陌阡,从临关东常晏然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秦人秦 代统一全国,开展对外交通,北方和西方的邻国往往称 中国 人为“秦人”。直至 汉 晋 ,仍沿用此称。《史记·大宛列传》:“闻 宛 城中新得 秦 人,知穿井,而其内食尚多。”《汉书·匈奴传上》:“穿井筑城,治楼以藏穀,与 秦 人守之。” 颜师古 注:“ 秦 时有人亡入 匈奴 者,今其子孙尚号 秦 人。”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二·汉人唐人秦人》:“ 马永卿 引《西域传》言:‘ 秦 人,我匄若马。’註:‘谓中国人为 秦 人。’” 陌阡阡陌。 南朝 梁 吴均 《行路难》诗之三:“君不见西陵田,从横十字成陌阡。” 关东(1) 旧称东北三省,以位于山海关之东而得名。亦称“关外” (2) 指函谷关以东之地 自秦孝公以来, 周室卑微,诸侯相兼,关东为六国。——《史记·李斯列传》 晏然(1).安宁;安定。《庄子·山木》:“圣人晏然体逝而终矣!” 唐 王昌龄 《风凉原上作》诗:“海内方晏然,庙堂有奇策。” 严复 《原强》:“四海晏然,视邦国之颠危,犹 秦 越 之肥瘠。” (2).安适;安闲。《后汉书·方术传上·樊英》:“﹝樊英﹞虽在布衣之列,环堵之中,晏然自得。” 茅盾 《一个女性》四:“她学会了怎样在可憎的人前晏然谈笑。” (3).晴朗貌。 汉 荀悦 《汉纪·成帝纪四》:“天清晏然无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