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空词无色重徘徊,多态有颦转萧屑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戴栩的《题雇恺之画洛神赋欧阳率更书同宗御跋寿右司》 全文: 参考注释无色即黯然失色 檀板之声无色。——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徘徊(1) 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他在街上徘徊 (2) 比喻犹豫不决 三纳之而未克,徘徊容与,追者益近。——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危险常顾 经常在崩溃的边缘徘徊 萧屑(1).象声词。形容凄凉而细碎的声音。 唐 韦应物 《对春雪》诗:“萧屑杉松声,寂寥寒夜虑。” 清 朱仕琇 《<溪音>序》:“时或晨露淅沥,居人未起,籜陨沙頽,萧屑有无。” (2).凄凉。《世说新语·文学》“初,注《庄子》者数十家” 刘孝标 注引《向秀本传》:“或言 秀 游託诸贤,萧屑卒岁。” 前蜀 韦庄 《抚盈歌》:“鑾舆去兮萧屑,七丝断兮泬寥。”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