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杨无咎的《垂丝钓(邓端友席上赠吕倩倩)》 全文:玉纤半露。
 香檀低应鼍鼓。
 逸调响穿空,云不度。
 情几许。
 看两眉碧聚。
 为谁诉。
 听敲冰戛玉。
 恨云怨雨。
 声声总在愁处。
 放杯未举。
 倾坐惊相顾。
 应也肠千缕。
 人欲去。
 更画檐细雨。
 
 参考注释香檀(1).檀木芬香,因名。 唐  白居易 《林下樗》诗:“香檀文桂苦雕鐫,生理何曾得自全。” (2).化妆品,用以描画口唇等。《敦煌曲子词·破阵子二》:“雪落庭梅愁地,香檀枉注歌唇。” 后蜀  顾夐 《虞美人》词:“香檀细画侵桃脸,罗袂轻轻歛。” (3).乐器名。檀木制作的拍板。 宋  张先 《凤栖梧》词:“红翠鬭为长袖舞,香檀拍过惊鸿翥。” 宋  柳永 《木兰花》词:“香檀敲缓玉纤迟,画鼓声催莲步紧。” 鼍鼓亦作“ 鼉皷 ”。1.用鼍皮蒙的鼓。其声亦如鼍鸣。《诗·大雅·灵台》:“鼉鼓逢逢。” 陆玑 疏:“﹝鼉﹞其皮坚,可以冒鼓也。” 唐  温庭筠 《昆明治水战词》:“鼉鼓三声报天子,雕旗兽舰凌波起。” 明  沉鲸 《双珠记·遇赦调边》:“鸡竿鼉皷,制出金门传唱,特与人间解网。” 清  黄永 《龙衣舟行》:“逢逢鼉鼓溪边过,百尺楼船万钧柁。” (2).鼍鸣声。 唐  许浑 《赠所知》诗:“湖日似阴鼉鼓响,海云纔起蜃楼多。” 金  刘迎 《海上》诗:“蜃楼春作市,鼉鼓暮催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