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春日泛舟过北远山村·其一》 全文:山容染黛水澄泓,面面江村画意迎。
 迟日暖烟临上巳,轻阴微雨酿清明。
 沿堤草色无中有,拍岸波光坐里行。
 最爱鳞塍方脉起,扶犁叱犊一声声。
 
 参考注释山容山的姿容。 唐  元稹 《和乐天重题别东楼》:“山容水态使君知,楼上从容万状移。” 宋  陆游 《即事》诗:“云起山容改,潮生浦面宽。” 明  袁宏道 《久雪忽晴喜而有作》诗:“柳态美如新櫛髮,山容亲似远归人。” 澄泓水清而深。 唐  刘禹锡 《历阳书事七十韵》:“茧纶牵拨剌,犀焰照澄泓。”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下瀦为潭,澄泓湛碧,水萤镜明。”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三·故藩址》:“宫中泉眼以数十计,皆澄泓见底,石子如摴蒱然。” 面面每一方面;每个地方。 宋  范成大 《咏吴中二灯·琉璃球》:“迭晕重重见,分光面面呈。” 鲁迅 《集外集拾遗·关于知识阶级》:“假使做事要面面顾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 画意(1).指绘画的意旨或意境。《汉书·霍光传》:“君未諭前画意邪?立少子,君行 周公 之事。”《宣和画谱·王维》:“ 维 善画,尤精山水……其思致高远,初未见於丹青,时时诗篇中已自有画意。” 金  元好问 《祖唐臣所藏樗轩画册》诗之二:“牧笛无声画意工,水村烟景緑杨风。” 明  袁宏道 《入盘山》诗:“分明真山子,的的有画意。” (2).指画出意境、神情。 宋  欧阳修 《盘车图》诗:“古画画意不画形, 梅 诗咏物无隐情。” 宋  秦观 《观易元吉<獐猿图>歌》:“ 易老 笔精湖海推,画意忘形形更奇。” 元  夏文彦 《图绘宝鉴·宋》:“﹝ 毛信卿 ﹞画竹……自言大竹画形,小竹画意,得法於 赵牧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