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苏泂的《日铸岭下狂歌行》 全文: 我生天地不如意,甚欲飘然去人世。 却思一死胡足悲,死而不乐胡死为。 又思天地之间固有足乐者,安得庄周之鹏穆王马。 有时骑气或御风,天上天中更天下。 息驾玄冥圃,驻节蓬莱宫。 攀星太极南,访日扶桑东。 东西南北何局促,自可直造混沌趋洪蒙。 又思去有归,安得来无从。 当时六鳌负亦重,岂有身常不转动。 会须四六二十四足一欠伸,我居其高视尔众。 不知化为大海水,为复茫茫而已矣。 不知鳌有复鳌亡,为复人生或人死。 此时逍遥游,不见争夺场,想见四维上下俱茫茫。 巨鳌尔灵便如此,公欲欠伸不难耳。 且如皇宋三百六十州,出门所在多山丘。 其间平地少,但见萝茑藤蔓下下硗确森相樛。 青鞋有底踏须破,人寿几何行不休。 更令生世人,逼仄生戈矛。 迂回隔绝千里成万里,亲戚朋旧相见朝夕无缘由。 尔鳌若未动,为我背略倾。 飐翻山与丘,平地与人行。 也知上天本来广,也知下地本来平。 只因山丘多,顿使天地轻。 我当作章问帝借北斗,酌沧溟。 尽歼逼仄人,更杀马与鹏。 百拜稽首,祭鳌之灵。
参考注释不知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大海 外海,并不封闭在海岬之间或不包括在海峡之内的那部分海洋 为复犹还是,抑或。 唐 王维 《问寇校书双溪》诗:“君家 少室 西,为復 少室 东?” 宋 杨万里 《山居》诗:“不知蝉报夏,为復自吟风?” 明 张居正 《送杨生南归》诗:“清时不献太平书,为復还从江上居。” 茫茫 辽阔旷远的样子;模糊不清楚 长天茫茫。——唐· 李朝威《柳毅传》 野茫茫。——《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勤歌》 夫之茫茫。——明· 顾炎武《复庵记》 茫茫的前景 别时茫茫江浸月。——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已矣(1) (2) 语气词连用,加强语,表示事物的发展变化,可译成“啦” (3) “已”为动词,止,完结。“矣”为语气词“了”。“已矣”可译成“完了”,“算了” 老夫已矣。——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而今已矣。——清· 袁枚《祭妹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