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元代宗衍的《静趣轩》 全文:躁静失本性,滞寂圣所诃。
 不有止观幻,欲静动愈多。
 道人非避世,偶此住山阿。
 幽侣不到门,况闻车马过。
 閒云谢冗迹,止水无惊波。
 山光明户庭,定起聊婆娑。
 扰扰奔竞者,闻风意如何?
 参考注释光明(1)  (2) 明亮的 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祝福》 (3) 比喻正义或有希望 光明大道 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回忆我的母亲》 (4) 没有私心 光明磊落 心地光明 户庭户外庭院。亦泛指门庭、家门。《易·节》:“不出户庭,无咎。” 朱熹 本义:“户庭,户外之庭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勖学》:“观万古如同日,知八荒若户庭。” 南朝  宋  鲍照 《浔阳还都道中》诗:“未尝违户庭,安能千里游?” 唐  李频 《府试老人星见》诗:“良宵出户庭,极目向青冥。” 孙中山 《上李鸿章书》:“故西人於水,则轮船无所不通,五洋四海,恍若户庭;万国九洲,儼同闤闠。” 婆娑(1) 形容盘旋和舞动的样子 子仲之子,婆娑其下。——《诗·陈风·东门之枌》。毛传:“婆娑,舞也。” (2) 枝叶纷披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