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李孙宸的《玉署读书歌(馆课)》 全文: 玉堂去天近咫尺,缭绕卿云常五色。 晓来丽日映花砖,铃索无声清昼寂。 人间别自有蓬瀛,灵文秘轴满檐楹。 东壁图书真有府,西园翰墨岂虚名。 繄余夙昔怀微尚,十载菰芦徒向往。 此时趾美预英游,一任玄珠探象罔。 鸾坡通籍尽名流,师儒更是吕伊俦。 帝里德星容易聚,真人紫气望来浮。 校籍藜光回太乙,抽毫文藻盛千秋。 明时肯重浮誇士,书麓□人徒尔尔。 平生壮志敢轻酬,况有高山堪仰止。 堪仰止,更何疑,努力云霄致此身,夔龙勋业彼谁子。
参考注释晓来天亮时。 唐 杜甫 《偪侧行赠毕四曜》:“晓来急雨春风颠,睡美不闻鐘鼓传。” 宋 王安国 《清平乐》词:“ 小怜 初上琵琶,晓来思遶天涯。” 明 王守仁 《夜宿天池月下闻雷》诗之一:“晓来却问山下人,风雨三更捲茆屋。” 丽日 明亮的太阳 花砖 有彩色花纹的釉面砖,主要用来墁地 铃索(1).系铃的绳索。 唐 制翰林院禁署严密,内外不得随意出入,须掣铃索打铃以传呼或通报。 唐 韩偓 《雨后月中玉堂闲坐》诗:“夜久忽闻铃索动,玉堂西畔响丁东。” 宋 范成大 《晓起》诗:“窗明惊起倒裳衣,铃索频摇定怪迟。” 明 文徵明 《翰林斋宿》诗:“铃索无风尘土远,始知仙署逼金鑾。” (2).引申指警报、边警。 元 胡助 《滦阳十咏》之十:“身遇太平铃索静,题名篆毕又南还。” 无声 没有一点声音 无声无息 清昼白天。 唐 李白 《秦女休行》:“手挥白杨刀,清昼杀讎家。” 宋 杨万里 《题望韶亭》诗:“ 嶧山 桐树半夜鸣, 泗水 石头清昼跃。” 清 王贵一 《观仲儒熹儒煮茗》诗:“熏风破微炎,细雨洒清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