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化俗惟应先恺悌,发奸岂必任严明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赐河南巡抚何煟》 全文: 参考注释化俗(1).谓风俗受德教而发生变化。 汉 司马相如 《难蜀父老》:“必若所云,则是 蜀 不变服,而 巴 不化俗也。”《后汉书·曹褒传》:“以礼理人,以德化俗。” 宋 苏轼 《坤成节集英殿宴教坊词·口号》:“文母忧懃初化俗,曾孙仁孝已通天。” 明 何景明 《忆昔行》:“君行访古兼化俗,长楫輶轩指南极。” (2).教化与风俗。 汉 张衡 《西京赋》:“故帝者因天地以致化,兆人承上教以成俗,化俗之本,有与推移。” 汉 王符 《潜夫论·德化》:“民有性有情,有化有俗。情性者,心也,本也;化俗者,行也,末也。末生於本,行起於心。” 恺悌亦作“ 愷弟 ”。和乐平易。《左传·僖公十二年》:“《诗》曰:‘愷悌君子,神所劳矣。’” 杜预 注:“愷,乐也;悌,易也。”《汉书·张禹传》:“ 宣 为人恭俭有法度,而 崇 愷弟多智,二人异行。” 宋 苏辙 《颍滨遗老传下》:“愷弟之政,后世称焉。” 明 无名氏 《白兔记·见儿》:“感夫人愷悌仁慈。” 郭沫若 《苏联纪行·六月三十日》:“他那慈祥恺悌的面貌是愈见发福了。” 发奸见“ 发姦 ”。 亦作“ 发奸 ”。揭发坏人坏事。《韩非子·制分》:“发姦之密,告过者免罪受赏,失姦者必诛连刑。”《汉书·尹翁归传》:“案事发姦,穷竟事情, 延年 大重之。” 金 元好问 《辅国上将军京兆府推官康公神道碑》:“公发姦击彊,尤更致力,旬月之顷,治效卓然。” 明 何景明 《内篇》之十六:“司法者,人之司命也。发奸纠邪,董正弼善,司法是据。”《清史稿·世祖纪二》:“国家设督抚巡按,振纲立纪,剔弊发奸,将令互为监察。” 岂必犹何必。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清 顾樵 《秋夜柬顾茂伦》诗:“哀乐境所遇,岂必 雍门 琴!” 清 魏源 《游山吟》之六:“倚天拔地自雄放,岂必面目同员方!” 严明(1) (2) 严肃而公正 纪律严明 (3) ——多指法纪 (4) 使严明 严明厂纪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