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赏遇楼》 全文:高楼搆峰顶,潇洒似萧斋。
 林壑供吟兴,山原入望佳。
 霞光红到座,树杪绿侵阶。
 错绣看畦畛,悠然畅我怀。
 
 参考注释高楼 高层的住宅大楼或办公大楼 峰顶  1.亦作"峰顶"。  2.山峰的顶端。  3.喻事物发展的顶点。  潇洒(1)   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神情潇洒)  画法潇洒 (2) 不拘谨的或无拘束的;不矫揉造作的 衣着潇洒文雅 萧斋唐  张怀瓘 《书断》:“ 武帝 造寺,令 萧子云 飞白大书‘萧’字,至今一字存焉。 李约 竭产自 江 南买归东 洛 ,建一小亭以翫,号曰‘萧斋’。”后人称寺庙、书斋为“萧斋”。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道人灵一》:“故有颠顿文场之人,憔悴江海之客,往往裂冠裳,拨矰缴,杳然高迈,云集萧斋。” 明  唐寅 《送行》诗:“萧斋烦扫榻,为我醉眠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聊斋自志》:“萧斋瑟瑟,案冷疑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