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黄庭坚的《次韵答尧民》 全文: 君闻苏公诗,疾读思过半。 譬如闻韶耳,三月忘味叹。 我诗岂其朋,组丽等俳玩。 不闻南风弦,同调广陵散。 鹤鸣九天上,肯作家鸡伴。 晁子但爱我,品藻私月旦。 官闲乐相从,梨栗供杯案。 门静鸟雀嬉,花深蜂蝶乱。 忽蒙加礼貌,斋戒事搢盥。 问大心更小,意督词反缓。 君材于用多,舞选弓矢贯。 聪明回自照,胜己果非懦。 我如相绘事,素质施朽炭。 古来得道人,非独大庭馆。 晁子已不疑,冬寒春自暖。 系表知药言,择友得荀粲。
参考注释礼貌(1).以庄肃和顺之仪容表示敬意;尊敬。《孟子·告子下》:“礼貌未衰,言弗行也,则去之。” 赵岐 注:“礼者,接之以礼也;貌者,颜色和顺,有乐贤之容。礼衰,不敬也;貌衰,不悦也。”《孟子·离娄下》:“ 公都子 曰:‘ 匡章 ,通国皆称不孝焉,夫子与之游,又从而礼貌之,敢问何也?’” 赵岐 注:“又礼之以颜色喜悦之貌也。”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五:“公曰:‘凡待人无贵贱贤愚,礼貌当如一。’” 清 李渔 《蜃中楼·寄书》:“寄信之人,乃 唐 朝侍御史。你须要礼貌他,不可妄自尊大。” (2).今指以言语、行动所表现的恭敬谦虚。如:礼貌待客是商业服务人员起码的职业道德。 斋戒 古人祭祀之前,必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荤,不与妻妾同寝,以示虔诚庄敬,称为斋戒 赵王乃斋戒五日。——《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送璧时斋戒。 大王亦宜斋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