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元代佚名的《【双调】一锭银过大德乐 咏时贵》 全文: 吉登登金鞍玉勒马,宝镫斜查;急三檐伞下,摆列着两行价头踏。 使。 婢驱奴坐罢衙,闲逐东风,纷飞看落花。 明明的立赏罚,暗暗的体察。 居民百姓。 夸,私心无半掐。 策马还家,银灯身绛纱。 象板琵琶,开怀飞玉。 双姬。 珍珠包髻翡翠花,一似现世的菩萨。 绣袄儿齐腰撒跨,小名儿唤做茶茶。 对月临风想念着他,想着他浅画蛾眉,乌云鬓鸦。 仙肌香胜雪,娇容美赛。 花。 时时将简贴,暗暗寄与咱。 拘束得人怕,章台曾系马。 更敢胡踏,茶房酒肆。 家。 翠袖殷勤捧玉觞,浅斟低唱。 便是个恼乱杀苏州小样,小名儿唤做当当。 弄粉调朱试罢晓妆,潇洒似江梅,妖娆胜海棠。 风光满画堂,肌肤白雪香。 穿针刺绣床,时闻金钏响。 春笋纤长,题诗写乐章。 真谨成行,是他功名纸半张。
名句书法欣赏 象板琵琶,开怀飞玉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象板(1).亦作“ 象版 ”。古时大臣朝见时手执的象牙手板,用以指画和记事。 唐 韩愈 《祭张给事文》:“乃迁殿中,朱衣象版。惟义之趋,岂利之践。” 元 姚登孙 《送进士梁彦中序》:“即秉象板,卷兔册,紆朱芾,褫白衣,其为光华,视昔何如也!” (2).象牙拍板。打击乐器。 宋 柳永 《瑞鹧鸪》词:“凝态掩霞襟。动象板声声,怨思难任。”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乐奏《合欢令》,有凤簫象板,锦瑟鸞笙。”《水浒传》第八一回:“ 燕青 顿开喉咽,手拿象板,唱《渔家傲》一曲。” 清 朱锡 《幽梦续影》:“有名花美酒,象板凤笙,始蓄歌伎。” 琵琶 中国的一种四弦乐器,弹奏如吉他,其主要部分大如诗琴,颈部有琴柱12个以上,伸入主体部分的琵琶,是在西汉“裁筝筑”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它从西汉试制,历东汉、魏晋、至隋唐,基本定型。它在汉末魏初始获“枇杷”名。魏晋时,因“枇杷”二字音,改名“琵琶” 开怀 畅开襟怀,无所拘束 开怀畅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