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何梦桂的《送淳安括田省委买都事》 全文: 白马何方来,青丝红锦鞯。 手持省府檄,身著从事衫。 分麾莅属邑,衔命司括田。 一见为鸾凤,不肯为鹰鹯。 视民如有疾,见客似无官。 疲民得贾父,僻壤戴苏天。 群情有欲愬,百口难具宣。 君来五阅月,熟察民颠连。 严为浙偏垒,淳在严万山。 按图览舆地,邑境若斗然。 一分布阡陌,九分奠山川。 垦亩杂沙砾,斸土见水泉。 桑不结趼丝,农不供粥饘。 耕凿地力尽,租税民用殚。 江南享有国,钱塘余百年。 地偏费实浩,额外赋益繁。 和买非正绢,茶役皆赢钱。 民穷未忍死,上慈政令宽。 三年输未足,一榜逋悉蠲。 遗黎戴白叟,尚能话兴元。 天朝大一统,地域跨八埏。 中邦定成赋,远氓均受廛。 吁嗟天地仁,岂使雨露偏。 君归勿委蛇,禁中需牧颇。 原言述民劳,海表同恩波。 相彼西人好,东人争奈何。
参考注释中邦中原;中国。《书·禹贡》:“成赋中邦。” 孔 传:“成九州之赋。” 蔡沉 集传:“中邦,中国也。”《新唐书·陆贽传》:“自 禄山 搆乱, 肃宗 始撤边备,以靖中邦。”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资政新篇》:“即中邦而论, 河南 开封郡 祥符县 内多有 犹太 人。” 受廛谓接受居地而为民。廛,一个男劳力所居住的屋舍。《孟子·滕文公上》:“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 元 成廷珪 《赠六合县宣差伯士宁作诗以叙其事》:“编民闢地增输赋,远客移家愿受廛。” 清 王韬 《瓮牖馀谈》卷五:“每年邻邦之人,前往其国,受廛为氓,以农商为事业者,必有数十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