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汉玉璜有制为悬磬以进者诗以咏之》 全文:忆昔昆山英气发,卞氏琢成杂佩物。
 非琚非珩如半月,九原曾伴苌弘骨。
 瑰宝至竟难埋没,牧童失火重瞳掘。
 剔除苔藓色怫郁,土华剥蚀不可扢。
 雷纹夔篆细毛发,当年佩服联黼黻。
 制为悬磬想抱屈,璜欲言之口终吃。
 
 参考注释悬磬亦作“ 悬罄 ”。1.悬挂着的磬。 明  何景明 《石斋歌》:“悬磬真谐《韶》《濩》音,国琛果献珪璋用。” (2).形容空无所有,极贫。《国语·鲁语上》:“室如悬磬,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 唐  柳宗元 《哭吕衡州》诗:“三亩空留悬罄室,九原犹寄若堂封。” 宋  王禹偁 《陈情表》:“四海无立锥之地,一家有悬磬之忧。”《明史·李梦辰传》:“民室如悬罄,生计日不支。” 梁启超 《新民说》第六节:“譬之一家,虽復室如悬磬,亦未有愿他人入此室处者。” 抱屈 心里怀有委屈,不舒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