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唐代刘禹锡的《奉和中书崔舍人八月十五日夜玩月二十韵》 全文:暮景中秋爽,阴灵既望圆。
 浮精离碧海,分照接虞渊。
 迥见孤轮出,高从倚盖旋。
 二仪含皎澈,万象共澄鲜。
 整御当西陆,舒光丽上玄。
 从星变风雨,顺日助陶甄。
 远近同时望,晶荧此夜偏。
 运行调玉烛,洁白应金天。
 曲沼疑瑶镜,通衢若象筵。
 逢人尽冰雪,遇景即神仙。
 引素吞银汉,凝清洗绿烟。
 皋禽警露下,邻杵思风前。
 水是还珠浦,山成种玉田。
 剑沉三尺影,灯罢九枝然。
 象外形无迹,寰中影有迁。
 稍当云阙正,未映斗城悬。
 静对挥宸翰,闲临襞彩笺。
 境同牛渚上,宿在凤池边。
 兴掩寻安道,词胜命仲宣。
 从今纸贵后,不复咏陈篇。
 
 参考注释宸翰帝王的墨迹。 唐  沉佺期 《立春日内出彩花应制》诗:“花迎宸翰发,叶待御筵披。”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一:“我 渊圣皇帝 居东宫日,亲洒宸翰,画 唐 十八学士,并书姓名序赞,以赐宫僚。”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八:“ 避暑山庄 前后七十二景,匾对皆先朝宸翰, 高宗 御笔尤多。” 彩笺亦作“ 彩牋 ”。 1.小幅彩色纸张。常供题咏或书信之用。 后蜀 欧阳炯 《三字令》词:“彩牋书,红粉泪,两心知。”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红票儿》:“每届岁除,凡富贵之家以银易钱者,皆用彩笺书写,谓之红票儿。” (2).借指诗笺或书信。 宋 张先 《蝶恋花》词:“欲寄彩牋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