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漫兴挥来十二章,饮徒歌侣同沈湎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王式丹的《丰台看芍药》 全文: 参考注释漫兴谓率意为诗,并不刻意求工。 明 杨慎 《木泾周公裒集鄙诗刻之作此以谢》诗:“漫兴诗成散逸多,玉人彩笔为编摩。”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十二:“ 倪云林 每作画,必题一诗,多率意漫兴。” 十二章古代天子之服绘绣的十二种图象。衣绘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称上六章;裳绣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称下六章。《周礼·春官·司服》“王之吉服,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 汉 郑玄 注:“《书》曰:‘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繢,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希绣。’此古天子冕服十二章。” 孙诒让 正义:“日也,月也,星也,山也,龙也,华虫也,六者画以作绘,施於衣也;宗彝也,藻也,火也,粉米也,黼也,黻也,此六者紩以为绣,施之於裳也。” 清 恽敬 《十二章图说序》:“古者十二章之制始於 轩辕 ,著於有 虞 ,垂於 夏 殷 ,详於有 周 ,盖二千有餘年。” 鲁迅 《致国务院国徽拟图说明书》:“考诸载籍,源之古者,莫如龙,然已横受抵排,不容作绘,更思其次,则有十二章。” 饮徒酒徒,嗜酒者。《旧唐书·文苑传下·李白》:“ 白 既嗜酒,日与饮徒醉於酒肆。” 前蜀 韦庄 《病中闻相府夜宴戏赠集贤卢学士》诗:“无那两三新进士,风流长得饮徒怜。” 沈湎亦作“ 沉沔 ”。亦作“沉湎”。1.犹沉溺。多指嗜酒。《书·泰誓上》:“沉湎冒色,敢行暴虐。” 孔颖达 疏:“人被酒困,若沉於水,酒变其色,湎然齐同,故沉湎为嗜酒之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八大王》:“老夫为令尹时,沉湎尤过于今日。” 鲁迅 《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他的意思是,天地神仙都是无意义,一切都不要,所以他觉得世上的道理不必争,神仙也不足信,既然一切都是虚无,所以他便沉湎于酒了。” (2).犹沉浸。比喻潜心于某种事物或处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唐 陆龟蒙 《村夜》诗之二:“上诵 周 孔 书,沉湎至酣藉。” 清 周亮工 《与黄济叔论印章书》:“僕沉湎於印章一道者,盖三十餘年。” 孙犁 《书林秋草·耕堂读书记(一)》:“自执教以来,乃沉湎于古籍。”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八章:“她仿佛不是在人声鼎沸、充满激烈斗争的场所,却像在一个孤零零的地方,一个人深深沉湎在自己的忧伤中。”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