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热》 全文: 朱明迟度丹霄上,万籁无声静棼响。 暑气生侵玳瑁床,凉飔不到文罗幌。 砌裂苔纹破篆痕,户饶梅润湿柱磉。 生憎蝉嘒聒耳烦,况复鸠鸣悬念想。 岂无沉李与浮瓜,林园坐启层轩敞。 念彼公田待泽久,耕犁未举将生莽。 笠底老农畏赫曦,冰壶那忍独延爽。 吁嗟又复夏云半,宵瞻云汉徒首仰。 侧闻上苍心好生,解泽讵久迟长养。 扶桑涌现火轮红,夜以继日劳怅怏。 锦样三春忽忽过,炎炎永昼薰风荡。 何能习静学禅师,丈室安心息纷攘。
参考注释吁嗟(1).叹词。表示忧伤或有所感。《楚辞·卜居》:“吁嗟嘿嘿兮,谁知吾之廉贞。”《文选·谢朓<和王著作八公山诗>》:“平生仰令图,吁嗟命不淑。” 李善 注引 薛君 《韩诗章句》:“吁嗟,嘆辞也。” 陈毅 《感事书怀》诗:“吁嗟我与汝,沧海之一粟。” (2).叹词。表示赞美。 明 黄溥 《闲中今古录》:“至今儿孙主沙漠,吁嗟 赵 氏何其隆!” 清 黄遵宪 《纪事》诗:“吁嗟 华盛顿 ,及今百年矣。” (3).哀叹;叹息。《孔子家语·执辔》:“民恶其残虐,莫不吁嗟。” 汉 王符 《潜夫论·救边》:“一人吁嗟,王道为亏。” 唐 寒山 《诗》之二○四:“世人何事可吁嗟,苦乐交煎勿底涯。”《剪灯新话·秋香亭记》:“女吁嗟抑塞,不能致辞。”《红楼梦》第三五回:“那鸚哥便长叹一声,竟大似 黛玉 素日吁嗟音韵。” 又复 又,再 又复沿河施放双响。——《广东军务记》 云半犹天半。半空中。 唐 宋之问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应制》:“凤刹侵云半,红旌倚日边。” 云汉(1) 银河 倬彼云汉,昭回于天。——《诗·大雅·云汉》 (2) 高空 万乘华山下,千岩云汉中。—— 张九龄《奉和圣制途经华山》 徒首空首。谓身无甲冑。《文选·李陵<答苏武书>》:“兵尽矢穷,人无尺铁,犹復徒首奋呼,争为先登。” 李善 注:“徒,空也。言空首奋击,无復甲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