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灯笼翠干从高揭,火繖流苏直下垂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舒岳祥的《百合》 全文: 参考注释灯笼照明用具,有透明的罩防风,通常有支架或提手 高揭(1).犹高耸。 唐 袁郊 《甘泽谣·红线》:“出 魏 城西门,将行二百里,见 铜臺 高揭,而 漳水 东注。” (2).高高张贴。 明 陈所闻 《玉包肚·送张颖初北试》曲之一:“ 黄金臺 上相逢知己笑相投,高揭文章 五凤楼 。” 火繖同“ 火伞 ”。 宋 刘克庄 《卜算子·茉莉》词:“相对炎官火繖中,便有清凉意。” 宋 杨万里 《夏夜月下独酌》诗:“明朝火繖上,别作一经营。” 清 赵翼 《苦热》诗:“火繖当空气益炎,避炎何处觅深严。” 流苏下垂的穗子,装饰在马车、帐幕等上面下垂的穗状物,用五彩羽毛或丝线制成 下垂(1) 器官部分(如腹腔脏器的一部分)的下垂或脱垂 肾下垂 (2) ;特指上睑下垂(如由于动眼神经麻痹者)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