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王炎的《送谢安国归清江》 全文:轩冕喜而忧,山林静而閒。
 宠辱皆妄事,请看槐梦安。
 世人悟此少,低头缚微官。
 足跌尚欲趋,翼倦不肯还。
 谢公湖海士,着眼高尘寰。
 心如玉壶冰,当暑气自寒。
 怀璧不愿市,懒上青云端。
 亲朋劝之仕,晚出弹其冠。
 未令据槐厅,亦合登蓬山。
 造物拙用大,束带来侯藩。
 掉头厌多事,袖手思故园。
 眉间已黄色,镜里犹朱颜。
 家住玉笥西,别有壶中天。
 千亩稻秫肥,三径松菊繁。
 妙得诗酒趣,小作杖屦缘。
 鸿飞霄汉外,蝉蜕尘埃间。
 我方自窘束,仰屋坐长叹。
 仰屋坐长叹。
 欲仕苦无津,欲归苦无田。
 野鹿念丰草,老骥困短辕。
 终当抱琴书,从公掩云关。
 
 参考注释千亩春秋 时地名,在今 山西  介休县 南。《左传·桓公二年》:“其弟以 千亩 之战生,命之曰 成师 。” 杜预 注:“ 西河  介休县 南有地名 千亩 。”《国语·周语上》:“三十九年,战於 千亩 ,王师败绩於 姜氏 之 戎 。”一说 千亩 之地有二:一为 周 地,见《国语·周语上》;一为 晋 地,见《史记·晋世家》。参阅 清  齐召南 《春秋左氏传注疏考证》。 稻秫稻及稷之黏者。 唐  杜甫 《有事于南郊赋》:“玄酒明水之上,越席疏布之侧,必取先於稻秫麯糵之勤,必取著於纷纯纹绣之饰。” 宋  王炎 《丰年谣》:“五风十雨天时好,又见西郊稻秫肥。” 三径亦作“ 三逕 ”。 晋  赵岐 《三辅决录·逃名》:“ 蒋詡 归乡里,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不出,唯 求仲 、 羊仲 从之游。”后因以“三径”指归隐者的家园。 晋  陶潜 《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竹犹存。” 唐  蒋防 《题杜宾客新丰里幽居》诗:“退跡依三逕,辞荣继二 疏 。” 宋  苏轼 《次韵周邠》:“南迁欲举力田科,三径初成乐事多。”《花月痕》第十五回:“旁边挂着一副对联是:一帘秋影淡於月,三径花香清欲寒。” 松菊松与菊不畏霜寒,因以喻坚贞节操或具有坚贞节操的人。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唐  刘禹锡 《酬令狐相公赠别》诗:“田园松菊今迷路,霄汉鸳鸿久絶羣。”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二八:“ 陶潜 酷似 卧龙 豪,万古 潯阳 松菊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