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唐代屈同仙的《燕歌行》 全文: 君不见渔阳八月塞草腓,征人相对并思归。 云和朔气连天黑,蓬杂惊沙散野飞。 是时天地阴埃遍,瀚海龙城皆习战。 两军鼓角暗相闻,四面旌旗看不见。 昭君远嫁已年多,戎狄无厌不复和。 汉兵候月秋防塞,胡骑乘冰夜渡河。 河塞东西万馀里,地与京华不相似。 燕支山下少春晖,黄沙碛里无流水。 金戈玉剑十年征,红粉青楼多怨情。 厌向殊乡久离别,秋来愁听捣衣声。
名句书法欣赏 两军鼓角暗相闻,四面旌旗看不见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军鼓战鼓。《左传·昭公五年》:“使臣获衅军鼓,而敝邑知备,以御不虞,其为吉,孰大焉?”《三国志·魏志·陈登传》“ 陈登 者” 裴松之 注引《先贤行状》:“ 登 手执军鼓,纵兵乘之,贼遂大破。”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睢水》:“作兹征鉞军鼓,陈之于东阶。” 相闻(1).彼此都能听到。极言距离之近。《老子》:“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晋 陶潜 《桃花源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宋 苏轼 《表忠观碑》:“四时嬉游,歌舞之声相闻。” 毛泽*东 《西江月·井冈山》词:“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2).互通信息;互相通报。《后汉书·隗嚣传》:“自今以后,手书相闻,勿用傍人解构之言。”《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有十餘年不相闻了,何期今日得遇?”《清史稿·诸王传三·贝子彰泰》:“将军 蔡毓荣 调遣 汉 兵,今进取 贵州 ,若不相闻,恐碍军机。” 四面 东、南、西、北四个方面,泛指周围 四面受敌 旌旗 旗帜 旌旗裂。——《资治通鉴·唐纪》 上建旌旗。——《资治通鉴》 钟鼓旌旗。——宋· 苏轼《教战守》 遍地旌旗。——《广东军务记》 旌旗蔽日 看不见 不能看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