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卜筑葫芦境最幽,竹篱茅舍似荑莤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明代邢宥的《寄葫芦族人》 全文: 参考注释卜筑择地建筑住宅,即定居之意。《梁书·外士传·刘訏》:“﹝ 刘訏 ﹞曾与族兄 刘歊 听讲於 钟山 诸寺,因共卜筑 宋熙寺 东涧,有终焉之志。” 唐 孟浩然 《冬至后过吴张二子檀溪别业》诗:“卜筑依自然, 檀溪 不更穿。”《明史·唐顺之传》:“﹝ 唐顺之 ﹞卜筑 阳羡山 中,读书十餘年。” 清 赵翼 《华峒》诗:“他年拟抽簪,卜筑於此寄。” 葫芦(1) (2) 一年生蔓草,叶如心形、互生,花白色,果实如大小二球重叠,除其果肉,可充器皿 (3) 该蔓草之果实 (4) 葫芦属某些植物的泛称 (5) 用作中药的该种植物的干燥果实,用于利尿消肿 (6) 滑车的俗称 (7) 由葫芦壳做的器具(如瓶、壶) 取一葫芦。——宋· 欧阳修《归田录》 (8) 糊涂,宋元时有“葫芦提”俗语,意即糊里糊涂;葫芦庙,《红楼梦》里虚拟的庙名。意即糊里糊涂的地方 竹篱茅舍常指乡村中因陋就简的屋舍。 宋 张昇 《离亭燕》词:“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清 程麟 《此中人语·抚松轩诗稿》:“村店青旗卖酒家,竹篱茅舍路三叉。”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