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先秦佚名的《朝三暮四》 全文: 参考注释狙公古代喜养猿猴者。《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 陆德明 释文引 崔譔 曰:“养猨狙者也。”《列子·黄帝》:“ 宋 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羣。” 张湛 注:“狙公,好养猿猴者,因谓之‘狙公’也。” 唐 杜甫 《乾元中寓同谷县作歌》之一:“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 明 唐寅 《桃花庵与祝允明黄云沉周同赋》诗之一:“燕婢泥衔紫,狙公果献红。” 梁启超 《论刚毅筹款事》:“狙公饲狙,朝三暮四,其伎俩何以异是。” 成群较多的人或动物聚集在一起 野马喜欢成群地吃草或活动 能解犹能耐,才能。 唐 柳宗元 《寄许京兆孟容书》:“ 宗元 近欲务此,然力薄才劣,无异能解。” 唐 赵璘 《因话录·徵》:“ 韩晋公 节制 三吴 ,多歷年所,取宾佐僚属,随其所长,无不得人。尝有故旧子弟投之,与语,更无能解。”《朱子语类》卷九七:“ 吕舍人 记 伊川 説,人有三不幸,以为有高才能文章亦谓之不幸。便是这事乖,少閒尽被这些子能解担阁了一生,便无暇子细理会义理。”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