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儒学微言绝,神仙怪说彰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祖无择的《依韵和登州推官张同年之梁山》 全文: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儒学(1).儒家学说;儒家经学。《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世之学 老子 者絀儒学,儒学亦絀 老子 。”《后汉书·方术传上·李郃》:“父 頡 ,以儒学称,官至博士。” 唐 韩愈 《唐故河南令张君墓志铭》:“皇考讳 郇 ,以儒学进,官至侍御史。”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自 太宗 崇奬儒学,骤擢高科至辅弼者多矣。” (2). 元 、 明 、 清 在各府、州、县设立的供生员修业的学校。《元史·选举志一》:“依儒学、医学之例,每路设教授以训诲之。” 明 汤显祖 《牡丹亭·腐叹》:“自家 南家府 儒学生员 陈最良 。”《儒林外史》第十一回:“捷报贵府老爷 杨 讳 允 ,钦选 应天 淮安府 沭阳县 儒学正堂。” (3).指儒家学者。如《旧唐书》、《新唐书》、《元史》等皆有儒学传。 言绝说罢,说完。《刘知远诸宫调·知远走慕家庄沙佗村入舍》:“结下讎冤,怎肯成亲?恰是言絶,走一人向前诉説。” 元 孙仲章 《勘头巾》第三折:“听言絶则我沉默默腹内忧,都做了虚飘飘心上喜。” 神仙(1) 神话中指能力非凡、超脱尘世、长生不老的人物 神仙诡诞之说,谓颜太守以兵解, 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实未尝死。——《梅花岭记》 (2) 道家指人所能达到的至高神界的人物。比喻能预料或看透事情的人;又比喻逍遥自在、无牵无挂的人 怪说怪异荒诞之说。《荀子·解蔽》:“案直将治怪説,玩奇辞,以相挠滑也。”《荀子·非十二子》:“不法先王,不是礼义,而好治怪説,好玩琦辞。”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